首页 > > 40

以史為鑒擇其善

2014-10-15
来源:香港商报 王长久

  以史為鑒擇其善

  中央政治局13日就中國歷史上的國家治理進行第18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創造的。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習近平的這個論述概括為一句話,要以史為鑒。

  以史為鑒是中國特色

  習近平對中國文化經典非常精通,在主持學習時提到的經典名句都有出處。習近平對中國歷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

  這次在主持學習時他強調,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盪的深刻教訓。他強調,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文明從古到今一脈傳承而沒有夭折?答案可以說出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發展道路」,中國文明一直是以史為鑒的文明,以史為鑒是最鮮明的中國特色。

  治國先治吏

  中華民族一直重視歷史傳承,因為中國人深知,「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在中國歷史上,后人總是在吸取前人治國理政經驗和教訓基礎上治理中國的,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中國歷代政治家治國理政,史書是必讀的參考,十三經和二十五史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載體。中國歷代成功的政治家無不是對歷史有精深研究的學者,中國歷代思想家無不是在歷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樹的大學者。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習近平強調以史為鑒,認為中國古代主張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治國先治吏,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這些都能給人們以重要啟示。從習近平的講話可以知道,這兩年中國反腐風暴也是以史為鑒的一個舉措,治國先治吏,國家治理無論有多好的經,如果吏治有問題,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反腐風暴不會是一陣風,今后將會是常態化的。

  中共四中全會即將召開,預計將出台依法治國2.0升級版。在這個關鍵時刻,習近平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此語,十分耐人尋味。顯示中央目前非常清醒,具有大視野,充滿睿智和膽識。依法治國必推實措,很值得期待。王長久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