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要犧牲金融改革來換取銀行厚利嗎?

2014-11-03
来源:香港商報

  靈童

  近來,有一件讓國人驕傲的事情,工行盈利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一向以全球最大市值銀行自居的工行,此番又增添新砝碼。看來內銀實在風光。但新近公布的季報數據顯示,工行盈利增速已跌到2001年來新低,工農中建交等五大行的盈利增速無一超過一成,處於近年來的最低谷。風光背后隱藏的是最真實的盈利挑戰。

  互聯網金融叫板傳統銀行

  如何來捍衛銀行的厚利呢?銀監會官員終於坐不住了。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最近公開稱,一系列已經實施或將要實施的重大金融改革對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盈利能力將帶來嚴重的冲擊,「特別是對中小商業銀行來說是一種壓力測試」。確實,從去年以來,受利率市場化提速、净利率收窄、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冲擊,銀行業利潤增速從過去兩位數逐步回落到個位數。在已經公布2014年三季報業績的9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净利潤6031.10億元,同比增長9.01%。其中,交行净利增速為5.78%,工行、建行净利增速分別為7.26%、7.83%。而去年同期,16家上市銀行净利增速為13%。

  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是目前中國金融改革必須邁過去的兩個檻。一向躺在净息差上獲取厚利的銀行自然是受冲擊最大。但真的到了要考慮銀行承受能力的程度嗎?靈童以為不盡然。

  按照周小川今年所言兩年實現利率市場化的時間表,也不允許過多考慮照顧銀行的利益。况且利率市場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前者的放慢將直接影響到后者的進度。中國近來頻頻出手,不論是金磚銀行,還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其意均在於人民幣國際化。因此,在國家利益面前,銀行沒有太多討價還價的底氣。

  另外,互聯網金融是金融改革的補充,是大勢所趨。如果厚銀行而薄互聯網金融,本身就在阻擋金融改革的推進。中國金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多元化的需求。過多注視大客戶的銀行,一時轉不過彎,這其間的空間當然要互聯網金融來填。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銀行中越熱烈「觸網」的,其業績表現明顯勝過其它銀行。比如,平安銀行三季報,净利增長三成以上,明顯快於五大行。就因為他們在互聯網金融藍海方面動作不斷,構建了「橙e網」、「口袋銀行」、「橙子銀行」、「行E通」、「金橙俱樂部」等面向公司、零售、同業、投行四大客戶群體的互聯網門戶,并不斷收到成效。平安用事實在說明,只有順應金融改革的大勢,銀行才能長盛不衰。否則,你再會哭未必有奶吃,也未必有人會理會你在哭。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