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近日備戰珠海航展,試飛演練高難度動作。 (網友視頻截圖)
本月11日至16日,中國自行研制的隱形戰機殲-31“鶻鷹”將在珠海航展上公開亮相。這是中國首次正式公開國產第四代戰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具備出口隱身戰斗機能力的國家。
軍事專家表示,殲-31珠海航展首秀除了展現中國航空工業的自信,也會對國際戰機市場現有秩序形成沖擊。它若成功搭載航母應用于海上,將會使中國在該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隱身效果可媲美F-35
殲-31是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研制的雙發中型隱形戰斗機,代號“鶻鷹”。該型機作為我國第四代戰斗機驗證機,用于驗證空氣動力學設計、隱身外形、輕量化結構、新一代航空電子設備和先進制造等技術,以積累先進戰斗機設計經驗,并爭取獲得出口訂單。
外界認為,就氣動設計來說,殲-31完全是基于隱形需求而設計,采用目前比較成熟的隱形飛機設計思路,加上精細的設計和細致的加工,其隱身效果完全可以與美國F-35媲美,可以滿足大部分作戰需求。全向矢量噴口,使其具備了高機動能力和適用于航母甲板的短距起降能力。據推測該機可以與重型隱形戰斗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也可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斗機。
有望五年內定型量產
殲-31自2012年首飛成功至今不過兩年時間,航空專家徐勇凌表示,殲-31目前還處于性能開發的初步階段,但憑借我國航空工業以往在三代機研發過程中所積累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殲-31可能在五年之內定型量產。
發動機是中國航空科技領域傳統的短板,由于發動機技術基礎相對薄弱,導致我國突破瓶頸的難度較大,“這塊短板現在正在彌補,并且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出現。”徐勇凌說,將來我國在大、中、小推力發動機領域都會有新產品出現,像殲-31這樣的主力機型一定會有配套的國產發動機,這樣我國便有望結束主要機型的發動機大量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此外有分析指出,殲-31一旦實現量產,到時中國本土戰機與俄式裝備將會實現合理的搭配比例,對于中國在飛機制造領域實現獨立自主,確保自身戰略安全作用不容小覷。殲-31如果成功搭載航母應用于海上,將會使中國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對完善我國航母作戰體系,加快形成航母體系作戰能力,促進我國艦載機配套技術發展意義重大。
改造上航母可當“踹門磚”
此前外界一直猜測殲-31會否登上航母,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有報道稱,殲-31機身緊湊,如果上艦無疑可增加中國中型航母艦載機數量,提高航母編隊整體作戰能力;此外,四代機的隱身特性所帶來的相對優勢,可以使中國海軍對周邊國家形成有效的威懾,在未來與美國海軍的對比中也不落下風。
但有軍事專家指出,殲-31苗條外形帶來的是油箱與彈艙尺寸的壓縮。殲-31與美軍F-35C艦載機相比,雙發布局可提供更優異的環境適應性與安全系數,但中國受限于航空技術水平,發動機和內部導彈尺寸、重量都可能大于F-35C,殲-31上艦后其航程和打擊能力將不容樂觀,加之上艦后因滑躍起飛帶來的性能衰減,這款中型四代機能發揮多大真實能力,仍需謹慎驗證。在常規彈藥毀傷效果沒有革命性進展前,對地對海武器威力仍與其個頭、重量呈正比,因此,如果殲-31上艦,在執行對艦攻擊甚至部分對陸打擊上勢必采取武器外掛方式,屆時其隱身性能將大打折扣。
對此,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曹衛東表示,殲-31是按照陸基飛機建造的一款中型隱形戰機,將來殲-31如果上艦,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較大改動,如飛機機翼的折疊、起落架的改變、機翼面積的增大、增加尾勾、更換發動機等,改動后的殲-31可以在航母滑躍式起飛甲板上進行起降。
目前,殲-15是中國海軍現役艦載機,若引進殲-31,勢必將放大我航母戰斗力。“即使殲-31的航程短一些,但鑒于其相控陣雷達和航電系統的先進性、及其隱身性能,殲-31可以先于殲-15出擊,起到一個‘踹門磚’的作用,之后殲-15再進行后續攻擊,彼此配合。”曹衛東說。
本欄綜合人民網、新華網、新浪、騰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