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佔中」認知 由差異到共識

2014-11-07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不同認知,自然帶來不同判斷。「佔中」黃藍陣營互數不是,甚而出現社會撕裂及unfriend潮流,很多時就是源於認知不同,等而下之當然造成了判斷不同。事實上,「佔中」涉及了多個概念的認知,倘能一一客觀量化來作衡量,真相才能夠愈辯愈明,討論才可以更有意義。

  袋住先0分?公提10分?

  首先,就是在普選上的認知差異。以現狀量化為「5分」看待,則「袋住先」究竟值多少分?「公民提名」之類又值多少分?前者肯定比「5分」為高,這是毋庸置疑的,具體則要視乎提名程序的民主程度而定。至於後者,姑且以黃營視之,似乎分數比前者更高吧。好了,以此判斷,是否值得為了爭取稍稍為高的分數,竟然不惜訴諸「佔中」運動?

  然而,黃營的判斷未必如此。在部分輿論的影響下,「袋住先」被形容為比現狀更差,即是比「5分」還要低,甚至是「0分」,因為這是有「篩選」的提名;反過來,「公民提名」則是所謂「真普選」,分數是「10分」--也就是說,兩者的差異不是區區幾分,而是由「0分」到「10分」的極端,然則黃營又豈不希望爭取到底?

  在藍營眼中,「袋住先」當然要比「5分」為高,惟「公民提名」卻不見得比此為佳。因為,「公民提名」可能催生民粹主義,門檻過低也勢導致候選人過多,且會帶來憲制風險,中央或恐不任命當選者,當然還有不符合《基本法》的可行性考慮了。於此認知下的判斷,就是「袋住先」未必比「公民提名」差,甚至是個更佳選擇。

  黃藍兩營的認知差異乃至如此,判斷出現天壤之別實在不難理解。那麼,兩者其實值幾多分?某程度的確言人人殊,惟可以肯定,差距絕對不是0至10分之譜。可簡單重申的是,如前所述這要視乎提名程序的民主程度而定,尤其提委會的組成,惟無論如何都比「5分」為高;另外,除了着眼2017年,也要放眼2017年之後,如果選擇原地踏步,則只會停留在「5分」,倘能順利前進,將來分數肯定愈來愈高。

  「佔中」有建設無破壞?

  除了普選議題上,「佔中」影響方面也存在不輕的認知差異。

  先是經濟方面,藍營當然認為「佔中」有損營商環境,惟黃營卻恐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有利市場健康發展,例如租金下調有助踢走名店並讓小店重生等等。民生方面亦然,黃營覺得交通沒有受阻反令路面更加順通。更甚的是法治,「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早已提倡,以「公民抗命」來「以法達義」才是法治的最高體現,學聯秘書長周永康還提出,只要犯法之後自首也是法治的完善與彰顯。至於談到社會撕裂,黃營則表示始作俑者乃港府及中央,而非運動發起者本身。最後有關兩地關係與互信,更不排除黃營之中樂意看到矛盾擴大呢。

  凡此種種「去罪惡化」操作下,黃營對「佔中」影響的認知,大概與「5分」不相上下,甚至認為高於「5分」,簡言之是覺得「佔中」「有建設、無破壞」。

  短期宏觀而言,「佔中」未必對經濟與民生造成即時兼顯著的影響,但對於個別群體,包括區內居民和商戶以至零售運輸等行業,所構成的損害與不便卻是毋庸否認,而長遠來說,也必然危及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底因乃「佔中」一定程度破壞了兩地關係與互信,一旦「滬港通」無法通車更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令全世界質疑香港往後的角色定位,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已不諱言指,如果香港這個內地與外接軌的中間人不合作、靠不住、甚至添煩添亂,內地一定會減低對港依賴並另起爐灶。法治方面,相信無論黃藍均已體現到有法不依及濫用私刑等禍害,香港必須繼續擁護一直以來均專業優良兼公平公正的執法者與司法機關。至於社會撕裂,互相指責的blame game絕對於事無補,既然黃藍雙方皆認同有關弊端,當務之急無疑是同心協力盡快解決目下困局。

  事實上,隨着事態發展,真相大概已經愈看愈清。由多逾183萬簽名要求「還路於民」,到大學民調指出73%的大多數受訪者同意佔領人士退場,均不言而喻地反映了主流民意如何認知與判斷「佔中」的影響。再詳析之,與「佔中」前的資料比較,一方面「反佔中」簽名較8月同類活動增加約20%,另方面「反佔中」比例也較此前多次民調結果高出約20個百分點,兩者均互相引證了「反佔中」市民愈來愈多,特別是本來沉默或中立的。

  此所以,「佔中」最近也着急起來,以至出現藥石亂投的窘態,連日來均見新動作,由提出上京抗議,到辭職公投和解散立法會等,旨在佔領以外另闢新的戰線。畢竟,事實擺在眼前,容不得自欺欺人,「去罪惡化」只能掩飾一時。也就是說,「佔中有害」的認知,其實已逐漸形成共識了。

  主流民意:止蝕離場

  「佔中」沒有其利先見其害,對2017年及以後的選舉難以產生加分效果,在經濟、民生、法治、兩地關係及互信等更是大大減分,則何苦堅持此等「本大利罕」的操作?廣大市民現在只是由衷希望一點:就是「佔中」和平退場,讓全香港得以止蝕離場,先擱下普選真假之辯,不要再讓香港敗壞下去。既然認知確立,相信有關人等不難作出明智判斷吧?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