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十大元帥排名:葉劍英為什麼列最後

2014-11-11
来源:人民网

葉劍英

  葉劍英在國內戰爭時任總參謀長,地位在十個元帥中僅次於朱、彭,為什麼在十個元帥中他竟列名最後?

  先看看現在的情況:1952年軍隊評級後我軍各級參謀長一般定為“准級”,如兵團參謀長為准兵團級,軍參謀長為准軍級。取消“准級”後,現在各級參謀長為同級副職,如集團軍參謀長是副軍級,團參謀長是副團級。

  各級軍事主官一般與上一級副參謀長同級,如師長與軍副參謀長同級,團長與師副參謀長同級。因此,師長當軍副參謀長、團長當師副參謀長一般視為平調(單就級別而言),而師長當軍參謀長、團長當師參謀長則肯定是提升。

  但戰爭時期可不是這樣,一是當時幹部只有職,沒有級,不能簡單地拿現在軍隊級別套當時的情況;二是那時的各級參謀部不像現在這樣健全,尤其是總參謀部,只有很少的機構,責權根本無法和現在相比。

  三是當時各戰略區相對獨立,通訊聯絡又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各級軍事主官特別是各大野戰軍司令員有相當大的獨立指揮權。因此各級參謀長並不一定比下一級軍事主官的地位高,各大野戰軍參謀長就未必高於兵團司令員。

  如劉亞樓任十四兵團司令員之前是東北野戰軍和東北軍區參謀長;閻揆要以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兼參謀長升任西北野戰軍參謀長;華東軍區兼第三野戰軍參謀長張震抗美援朝時曾代理第二十四軍軍長;解方將軍曾任第一兵團、十二兵團參謀長,海南島戰役時兼任四十軍副軍長,後任十五兵團、十三兵團參謀長和志願軍參謀長。

  其實不僅是我軍,在國民黨軍隊中這種現象更是常見。比如兵團參謀長莫說比不上軍長,甚至有寧可當師長而不願當兵團參謀長的。郭寄嶠曾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部參謀長兼第九軍軍長,但他寧願人們叫他“郭軍長”,而不願意叫他“郭參謀長”,因為參謀長只是個幕僚,沒有實際兵權,戰區的參謀長名氣遠不如集團軍(兵團)司令甚至軍長大。

  胡宗南的第一戰區參謀長盛文(1946年任),三年後也只當了個軍長。當然,國民黨軍的參謀總長另當別論。1946年,國民黨軍接受美國顧問的建議,決定效仿美國,改革軍制,撤銷軍事委員會,另建國防部。國民黨軍不設總司令,國防部長名義上是最高軍事長官,但實際上有職無權。國防部下屬的參謀總部,負有全國軍事指揮職權,為最高軍令機構,權力極大,參謀總部直轄陸軍總司令部、海軍總司令部、空軍總司令部和聯合勤務總司令部,蔣介石的心腹大將陳誠出任參謀總長,執掌軍令大權。因此,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的參謀總長和人民解放軍的總參謀長在軍隊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戰爭時期我軍的總參謀長並不是僅次於總司令、副總司令的第三號人物。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