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流動性配給增偏態風險
多邊貨幣互換方可治本
聯儲局事實上就是一家全球的央行,但只對部分國家是如此。保德信投資管理全球機構關係部董事總經理曼登近日在英媒撰文稱,通過確認自己不願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大家深刻認識到了兩類央行之間的不同:一類是能求助聯儲局美元互換安排的,另一類是不能求助的。然而,聯儲局的美元流動性配給,以及由此造成的美元流動性日益呈偏態分布的風險,可能已讓這一原則面臨更大的威脅。
●選擇性配給引發展國不滿
上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在華盛頓召開。儘管聯儲局高官在會議上小心謹慎地表明自己對較小央行所處的困境了然於胸,但他們可能無意中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了。國債收益率刷新紀錄低點,說明安全、流動性好的資產稀缺。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若能獲取源源不斷的美元流動性,處境很可能有很大不同。
聯儲局副主席斯費稀強調了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以及聯儲局對全球經濟擔負的責任,此舉似乎是在回應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再三發出的怨言,即美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流入各國的資本激增,如果資金流向突然逆轉,它們將很難承受。聯儲局承認,其政策立場的轉變(如「逐步退出量寬」)可能生成了不利的溢出效應,其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波動。正因如此,能獲取美元流動性才擁有顯著的價值。費稀只是答應,聯儲局將「盡可能清晰地傳達我們對經濟的評估以及我們的政策意圖,以促進平穩的過度」。
●無美元流動性國家風險增
2008年,在意識到他國擁有足夠美元流動性的重要性後,聯儲局向14家央行提供了臨時美元流動性安排,其中包括巴西、韓國、墨西哥和新加坡的央行。這些安排於2010年2月到期終止。2010年5月,面對再次出現的短期美元流動性緊張,聯儲局重啟了與加拿大、歐元區、日本、瑞士和英國央行的美元流動性互換安排;去年10月,聯儲局將這些臨時安排轉為常設安排。就這樣,突然間形成了一個與外界隔斷的美元流動性圈子。
一些新興市場的央行對此感憤怒。儘管在發生系統性危機時聯儲局可能會重新考慮其立場,但它眼下的立場卻讓有美元流動性國家的處境與無美元流動性國家的處境生成了很大的不同。這可能會讓市場更加認為沒有聯儲局作最後擔保的國家風險較高,並可能催生避險交易。
●增建美元安全網僅能指標
聯儲局仍是唯一一個能創造國際流動性的實體。為解決這一問題而進行的努力,幾乎全都集中在提供其他資金來源上。但它們的本質大多只是對現有美元流動性存量的循環利用。建立新的美元安全網是治標,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治本。世界之所以長久以來一直依賴美元流動性,原因在於可與美元媲美的國際貨幣少之又少。特別是大多數新興市場,其貨幣不能在國際金融交易中使用。因此,革除美元依賴癥對催生有序兌換和國際收支差額調整至關重要。很多相對較大的經濟體無法使用本國貨幣進行國際交易,這仍是國際經濟的主要缺陷。
當前脆弱而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經濟環境,使得美元流動性備受重視。聯儲局的選擇性擔保擴大了「避風港」,導致其在經濟和金融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更有可能成為資金的躲藏地。但貨幣可兌換性的關鍵原則曆來都是允許多邊貨幣自由互換,從而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