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居住證制度多地破冰財力掣肘

2014-11-19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居住證制度多地破冰財力緊缺成掣肘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11月17日,全國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

  會議強調,要統籌配套、協同推進,抓緊制定《居住證管理辦法》,做好戶籍制度改革與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農村產權、財力保障等相關領域改革的銜接。

  而近期地方頻繁的戶籍改革動作也與之相呼應。如上周,河南戶籍政策破冰,明確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并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農業大省河南的做法無疑是推動戶籍改革的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居住證早已在各地進行試點實踐,但是取得的效果卻不及預期。

  對此,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勞動經濟學專家李長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現居住證背后的社會保障和公共福利的平等,是推進全面推進居住證制度以及戶籍改革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地方財力的緊缺,使得過去戶籍改革進程緩慢。地方目前應明確籌資模式,如引入民間資本等,并明確相關細則,以促落實。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于今年7月份正式下發,在此情況下,各地政府緊鑼密鼓地部署推進戶籍改革,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也成為不少地方進行改革的載體之一。

  除河南外,四川的戶籍改革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居住證制度已經在成都和樂山試行,截至7月份,已有200多萬人辦理了居住證。全省居住證制度有望于明年正式推行,將融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和就業、社保、租房、教育、計生等多種服務管理功能于一體。

  《意見》出臺之后,更重要的在于落實。

  “要實現社會保障和公共福利的平等,政府壓力很大。”李長安說,原因在于由于財力捉襟見肘,使得地方并沒有足夠的經費進行落實。即便勉強落實,“含金量”也不高,致使戶籍制度改革效果打折。而這一原因也導致了近些年來居住證制度推進的舉步維艱。

  據了解,《意見》出臺之前,地方就已對居住證制度進行了多年的實踐探索。如早在2008年,深圳市就用居住證制度代替實施了24年之久的暫住證制度。上海也在2013年實行居住證制度,但取得的成效卻未及預期。根據上海市公安部門9月統計的信息,上海全市現有非戶籍人口1100.09萬人,未辦證者達到536.93萬人。

  最大的難題還是在于 “錢”。社科院發布的 《中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報告》測算顯示,目前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約為13萬元。

  李長安表示,地方政府嚴重依賴的土地財政出現大幅滑落的趨勢。而同時地方債務規模卻日益膨脹,不少地方承受著債務壓力。“在地方政府看來,戶籍人口的公共服務支出都自顧不暇,外地人口想要享受同等的待遇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