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保險資金配置將步入市場化時代

2014-12-22
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 马红漫

  保險運用管道進一步拓寬。保監會近日發文,放開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按照2014年10月末保險業總資產測算,這將為小微企業間接提供近2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在保險投資市場化改革逐步深化的語境下,保險公司對資金的運用有了更多自主性選擇。近期陸續推出的保險新政,將保險資金投資範圍從傳統的公開市場拓展到基礎設施、股權、不動產等另類投資以及境外投資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領域。截至去年底,保險資金非傳統投資占比已達8 .57%,增長速度迅猛。投資政策的鬆綁對於優化保險公司盈利模式、提升保險資金收益率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次保監會發文,再度延伸了保險資金觸角可及之地。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保險公司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配置將成為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保險機構沉澱了大量的長期資金,適合在投資週期較長、回報相對穩定的專案中尋求增值機會。這意味著保險資金的運用應當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轉型相合拍,通過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實現盈利訴求。事實上,為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開閘的政策意圖在保險業“新國十條”中已有體現。今年8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保險公司在合理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為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由此可見,保監會新政正是對這一戰略藍圖的具體落實。

  長期以來,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痼疾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破解。目前,中國尚缺乏與小微企業相匹配的融資體系,既有商業銀行出於成本、收益匹配和風險防範要求更傾向於服務資本雄厚、財務實力穩健的大型客戶。與此同時,小微企業初創動能不足、風險抵禦能力較弱的軟肋又加重了其融資成本,即便是優質小企業貸款利率也上浮10%-30%。統計顯示,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3-4年,企業主“跑路”現象頻發,其根源與資金周轉受困關係密切。

  更為關鍵的是,中小企業在宏觀層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不僅創造了廣泛的就業管道,而且是催生新型產業和科技創新的基礎力量,在維護社會穩定、改善民生、活躍經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發達國家廣受扶持。此前,保險業支持中小企業主要體現在擔保層面,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通過“保險+信貸”的捆綁合作模式彌補信用體系滯後短板,以降低其融資成本、提高借貸成功率。今後,保險資金將能借由基金投資間接為中小企業“輸血”,促使更多資金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遏制產業空心化勢頭的蔓延。從保險資金的角度講,通過優化配置結構、參與高科技企業孵化,將能更廣泛地分享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紅利。

  當然,保險資金開始不斷嘗試創新運用方式仍須在保證安全性、流動性的框架內完成。就創業投資基金而言,其運作思路是通過扶持具有潛在競爭力的初創企業博得未來高資本增值回報。一般而言,企業由初創到穩定運營需要5到10年的週期,在時間上與保險資金投資的長期性相吻合。然而,納入創業投資基金視野的企業大都是普通融資機構不願合作的實體,企業在將某一構想或技術轉化為具體產品、服務的過程必然要面臨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創業投資基金需要對其技術含量與成長性做出縝密評估和甄別。可以說,正是創業投資基金承擔了別人不願面對的風險,才擁有了在未來斬獲厚利的可能性,是為市場高風險、高收益邏輯的一種實踐。

  毋庸置疑,創業投資基金是一種專業化、高風險投資品質,保險資金對其應保持一份審視心態。恰因此,保監會發文同時對險資投資創投基金的規模進行了限制,要求確保保險資金投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防範行業風險溢出。推而廣之,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保險資金運用環境日漸寬鬆,保險公司投資的權利與風險也獲得同步放大。險資運用管道拓寬是一柄雙刃劍,保險公司只有夯實專業投資管理實力,才可能把握好機遇、長袖善舞。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