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展會帶動下本土物聯網的扎根

2014-12-31
来源:南方日報

  工業4.0”是時下的熱詞,這不單是在概念提出者的德國,同為傳統制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在勾勒著“工業4.0”的愿景。

  “工業4.0”概念由德國最早提出,最初的想法只是通過物聯網等媒介來提高德國制造業水平,而兩年后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由“產官學”組成的德國“工業4.0工作組”發表了題為《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實施建議》,稱物聯網和制造業服務化宣告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

  具體而言,“工業4.0”的核心是構建信息物理系統,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實現物與物、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的數據信息交流、交互,建立智能工廠,實現智能生產。

  “對照德國的愿景,中國在精心策劃‘4.0’的時候還需著力打造‘工業3.0’,甚至不得不去補‘2.0’的欠賬,這是我國的國情。”盧淼認為,要想逐步縮短與德國的差距,還得先做好人工作業轉向自動化生產、智能生產的工作,有了自動生產才有智能生產,也才會有智慧工廠,最終才可能實現“工業4.0”。

  正如盧淼所言,自動化的時代正在慢慢靠近,只是,惠州自動化的前行腳步還是有點慢。

  一個現象是:利元亨公司的自動化定制設備大多銷往國外,即使是在國家戰略層面政策支持下,公司在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精密電子、醫療等7大領域研發的各種智能成套裝備得到廣泛應用,重心由國外市場逐步轉移到了國內,但在惠州本地幾乎沒有業務。

  如果說,利元亨身上所顯現的“工業4.0”智能生產“因子”,是由于無法有效落地惠州而陷入尷尬,那么,作為“工業4.0”另一大焦點的物聯網技術,在惠州卻呈現出了另外一番景象。

  作為一項固定形式的年度盛會,從2012年起,惠州已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3屆展會共簽訂物聯網和云計算領域相關技術及項目合作協議近千宗,金額超400億元。

  在展會帶動下,僅2013年,惠州物聯網產業產值就超過了400億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惠州組建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相關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達37家,項目技術遍布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等領域。

  再往深處窺探,展會不僅讓惠州在業界形成自己的“云物”品牌,也讓一批扎根惠州的“云物”企業嘗到了落地生根的甜頭。

  作為一家本土物聯網高科技企業,惠州紫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紫旭科技”)早在首屆展會期間,便把自主研發的LED二次節能及智能維修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了裝有身份編碼的燈具和線路控制上,并成功在惠陽區的多條道路上落地使用。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