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放水與股市

2015-01-08
来源:香港商報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 劉振業

  其實年年做展望,可寫的焦點着實不多。雖則美國經濟明顯復蘇,但往年大家不是估經濟仍然低迷就是加碼QE,最後大家都估錯。另外,就算去年耶倫已經講明加息時間表,暗指第二季起有機會加息,但市場就是不信,不是炒「耐心」加息,就是炒油價大跌令通脹低企,聯儲局就有藉口維持超低息期。

  放水愈多股市愈升?

  看過筆者文章都知筆者是美國經濟復蘇的大好友,現時聯儲局加息只會有早無遲,連會內委員都認同今年底息口應介乎1厘上下,即是起碼加三至四次息。如果7月才加息,即是每個會期都加息才可達標,即是連加四次息,這也算有「耐性」的加息速度嗎?

  總括而言,踏入2015年,美國正式步入收水年。收水與放水往往都是市場焦點,基本上,只要某國放水,大家都會落力追捧,近的有A股,遠的就有日經及歐洲股,還未計續創新高的美股。亦即是,日本放水嗎?買日股。中國放水嗎?買A股。然而,這個概念真是行之有效嗎?放水愈多代表股市升得愈勁嗎?借看全球三大放水國,先看圖一,筆者比較了美國與日本的放水比率(聯儲局貨幣基礎除以日本央行貨幣基礎)與美日股市的強弱(道指除以日經,經匯率調整,下同)。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至今放水買股票的策略都管用,例如2011年中,前聯儲局放水力度較強就買美股,2012年底安倍上任後力推安倍經濟學後就轉買日股,大家看似因應不同央行的放水力度而賺個盆滿缽滿。

  不過,如果大家細心一點,就會發現這個放水買股票的策略亦不是時時管用,例如日本央行貨幣基礎早在2010年,即安倍上任前就已經上升,但當時美股仍然跑贏日股,與日股掉轉跑贏美股的2012年底足足相差兩年多。另外,2013年底當日本央行仍然大力放水時,美股卻已再次跑贏日股,而且情況持續至今,在此已略略見到只炒放水力度的買股策略不是時時行得通。

  然而,有些朋友仍會懷疑:不是吧,安倍經濟學大手QE,我買足日股兩年多都未曾損手。沒錯,但再重申一次,放水買股票的策略是可行,但不一定代表當地股市比別人強。

  若大家硬要不信,那再對比一下歐洲股市。看看圖二,圖中見到美國與歐洲的放水比率(聯儲局M1除以歐洲央行M1)與美歐股市的強弱(道指除以歐洲Stoxx50指數)。由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至今,總體上美國的放水力度都大於歐洲,驟眼看美歐股市強勢都呈正向關係。但細看之下見到,自2012年歐債危機緩和後,歐洲央行的放水力度漸減,但美股升幅未見明顯跑贏同期的歐洲股市。如果大家記性好都應記得,2012年起歐洲股市升勢十分強勁,希臘股市一年內可升達四成,其餘「歐豬」表現都十分亮麗,還未計及德國及法國等龍頭。同時間,歐洲區內的債市亦持續強勢,可見就算歐洲央行逐漸收水,但區內經濟復蘇就足以大力吸資。在此,與大家所想放水力度愈大、股市升幅愈勁的想法有點出入。

  放水不一定利好經濟

  放水一定好嗎?視乎情況吧,美國QE確已帶起國內經濟,但日本呢?歐洲呢?內地呢?每國國情不同,難以一竹篙打一船人。筆者只可指出,若果QE資金真的能夠轉化至實體經濟,那QE炒股票真會長升長有,美國就是一大好例子。至於何解日本及歐元區未能實現QE式救市,筆者深信結構性問題影響甚大。日本QE一直未能成功,當中一大關鍵是國民消費力不足,人口老化是核心問題。就算QE及大幅貶值帶來一時的興盛,但能否長期維持仍是一大疑問。

  至於歐洲,只要看看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由2012年6月高峰期逾3萬億歐元大跌至2萬億歐元,就知道這樣的歐式量寬難與日本及美國相提並論。歐式與美、日的量寬有何分別暫不探討,但從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可見,若果大家跟隨歐洲央行的所謂放水而大追歐洲股票,雖不至於會損手爛腳,但亦有可能跑輸大市。

  總括而言,QE炒股市,短線而言可能有油水,因為這只是正常市場反應。長期而言,只有QE資金能夠真正流至實體經濟才能真正帶動股市長線上升,只要看看美國就知。今年歐洲、日本及內地央行將會陸續放水,這或會給大家帶來短暫興奮。但若果真的要長升長有,似乎仍然只有美國才是首選。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