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大宗商品市場離春天還有多遠

2015-01-09
来源:一財網

  對于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而言,2014年可謂飽受重創。國際原油階梯式暴跌,而能源、橡塑、鋼鐵等產品價格也滑落至近3年來的低位,鐵礦石、螺紋鋼等更觸及10年來新低。新年伊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未現明顯緩解;國際原油更在開年不久便跌破50美元的心理防線。2015年,大宗商品市場依然要面臨諸多考驗。

  “除4月外,去年全年大宗商品都是以跌為主;8月后市場下跌更是告別波浪狀,直接呈瀑布式月月暴跌。這也是國內大宗商品有史以來頭一次如此暴跌。”談及2014年的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如此回憶道。

  1月8日,由生意社、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浦發銀行主辦的“2015年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2014年度中國大宗商品經濟數據報告》也在會議期間正式發布。報告統計,去年全年的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收出11根陰線、1根陽線。整體來看,BCI去年12個月平均值為-0.38,月均漲幅均值為-1.38%,為BCI有記錄以來的最差紀錄。

  若就細分產品市場來看,去年市場商品近乎“全線淪陷”,漲少跌多的格局甚至已呈現了“一九開”,主要大宗商品平均跌幅已超15%。

  “2014年的大宗商品市場是超跌的,幾乎所有的權威機構都沒能預料到。并不是指當前價格低得不合理,事實上可能許多品種還會繼續下跌;超出的是合理的下跌速度,以及市場的心理預期。”劉心田強調稱。其指出,參照2012年和2013年市場表現,去年全年的跌幅是需要兩至三年消化完成的。以原油為例,單去年第四季度價格就跌去一半,“跌速和跌勢超出意料,價格更超出多數人的心理預期。鐵礦石、液化氣、甲醇、PTA(4654, -8.00, -0.17%)都是如此”。

  而當下跌成為大宗商品的新常態,劉心田還指出,制造業企業的上游原料、自身產品及下游商品都同步下跌,產業鏈之間的價值空間和附加值被壓縮,制造業的暴利已成為過去時。

  超跌即有反彈,是慣有的投資邏輯。然而在重創后的大宗商品市場,這次會如期上演嗎?

  有業內人士就在會議期間對此指出,大宗商品的此次暴跌實際上是去杠桿和去金融化的過程。這意味著,年內市場的貿易結構會由此發生變化,以貿易融資為目的的需求泡沫會被擠出,同時產能和產業結構也將出現調整,“對很多產業而言,如果不能成功去產能或者完成結構調整,春天恐怕還遠遠未到”。

  “我原來認為元旦會是一個拐點,但開年之后尤其看到原油跌破50美元后很驚詫,反彈也要被推遲。”在劉心田看來,研究何時反彈要了解為何“超跌”。去年導致大宗商品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的明確性減速,投資者開始重新估值商品價值,而資本也大批量逃離大宗商品。而在新的刺激性熱點被充分發現和認可前,資本大量回歸的可能性不大。

  劉心田對此解釋稱,上游品種的下跌是被動的,只要受下游拖累,核心原因在于供需矛盾;而供需矛盾恰恰是受產業結構所決定的。當前,產業結構的真實面貌就是“過剩”,制造業經濟和市場都存在這個問題;而解決過程的慢與快則將導致不同的市場反應,前者是溫水煮青蛙的持續低迷,后者則是如去年般的“超跌”。

  但其同時表示,暴跌可視為市場快速自救的有效途徑,而就現有大宗商品的價格水平,部分大宗商品已具備階段性抄底的價值。但反彈趨勢不會是一路直上,“M”形反彈的可能性最大;最快有望在1月底迎來小波行情,回調整理后在秋季迎來上行最佳窗口期。而其間,商品或仍跌多漲少,但上漲品種比例將明顯增多,“2015年的漲與跌或許能迎來‘三七開’”。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