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乳業危機真相:喝奶的人少了?

2015-01-14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1月13日,北京朝陽區卜峰蓮花超市里很大一塊場地被牛奶占據,普通純牛奶和有機純牛奶整齊地堆在那里,一些贈品也掛在堆頭的一側……促銷員在賣力“嘶喊”,但很少有顧客問津。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翻閱微信朋友圈,發現各地奶農“倒奶”的消息仍在傳播,關于這個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解決方法,乳業專家也紛紛支招:比如,對進口乳品增設門檻,政府推行奶粉收儲制度,等等。

  事實上,對于周期性、全球化的乳業產業鏈而言,上游供給出現問題,往往是因為下游消費需求掉鏈子了。

  本報記者查閱蒙牛乳業、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最新財報發現,三家公司2014年存貨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伊利股份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存貨為43.67億元,與年初相比增長18.57%;光明乳業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存貨為25.21億元,比年初的15億元增長68%;蒙牛乳業截至2014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存貨為44.6億元,與年初相比增長73.07%。

  對于存貨高企的原因,光明乳業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本期奶粉采購與產成品增加。”如果仔細推敲,上述存貨增加的兩個原因,均是造成原奶供給“相對過剩”的“罪魁禍首”。

  據本報記者了解,在2013年下半年“奶荒”之際,部分乳企經過研判認為2014年原奶價格還會上漲,所以開始在國內和國外瘋狂采購。但讓企業主始料未及的是,2014年2月成為原奶價格拐點,隨后進口奶粉價格開始回落。

  猶如股市操作中的“補倉”,部分企業在進口奶粉價格下跌的同時仍在進口,因為不知道“底部”在哪里。一位國內上市乳企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坦言,“奶源過剩導致工業粉(將原奶加工成的原料粉)產量增多,占有資金多且虧損大。”

  乳業專家宋亮向本報記者分析稱,乳企需要用一段時間來消化庫存,且隨著原奶價格下滑,當初采購生產的原料粉就顯得成本過高,因此在市場終端進行產品降價的可能性很小。

  上述乳企負責人也表示,除了原料成本和財務成本,人工、水電氣和環保等成本也在持續增加。“在滿足中低端產品產銷量的同時,公司也積極開發一些功能性、高附加值的產品。”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提升業績,才是公司最為關注的。但一些乳企也開始思考僅靠品牌溢價、依賴高端奶的道路是否可持續,蒙牛、伊利等龍頭乳企對此也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討論。

  不過,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永軍介紹,在2013年“奶荒”導致生產成本走高的時候,大多乳企已經砍掉了低端產品生產線,進而向中高端要利潤,如今再回頭去撿起來那塊似乎不太現實。

  要利潤,還是要市場?這是目前困擾國內乳品加工企業的難題。雷永軍分析稱,這兩年乳企銷售額在增長,但是銷量卻沒有跟上,甚至下滑。“農村和城市總計7億~8億的低收入人群對價格是很敏感的,他們喝奶的預算支出可能是一包1.5元,如果漲到2.5元,漲幅就達到60%,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以前,國內乳制品產量增速一般在15%~20%之間,2009~2011年平均增速降至12.7%,2012年和2013年增速分別為8.1%和5.2%。但2014年上半年乳制品產量勢頭急轉直下,同比下降1.8%,首次出現下滑。

  一位乳業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他對價格高低并不太關注,乳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確保奶源的安全,保證產品對人體有營養價值才是乳企應該下功夫的。

  該人士認為,經過這些年的乳業整頓,國內乳品指標和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仍然沒有得到同步提高。“如果乳企不加強宣傳引導,企業不跟消費者增進互動,不喝奶的人群還是不喝奶,喝奶的人群有可能也會流失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乳企已經覺醒并邁出了這一步。2014年底,蒙牛在成都召開年會,其中一個重要的事項就是牛奶生活體驗館的啟動。活動當天,一些90后為了一睹年輕組合TF-BOYS的風采,一大早就聚集在會展中心,蒙牛對旗下36個品牌產品設立展臺,通過品嘗和游戲與年輕消費者進行互動。

  上述乳業人士對此分析稱,市場是需要培養的,尤其是如何緊跟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需要乳企認真下功夫,“投入不一定有產出,但是不投入則肯定沒有產出。”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人均奶類占有量為26.96公斤,“這個時候就出現‘過剩’,確實很難理解。美國、德國此前也出現過‘爬坡頂’,怎么也上不去了,但是背景不一樣,它們是在人均占有量為260~300公斤的時候出現的。”山東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如是介紹。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