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村民珍姐希望家鄉不再荒廢

2015-01-1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卓軒報道:活化中的鹽田梓能得到如黃先生這麼熱心義工的幫忙,村民的感召是重要原因,他們不甘家園荒廢淹沒,近年積極推動島上的生態保育及宗教歷史文化教育,讓歷史文化及回憶得以傳承,年屆60的村民陳瑞珍(珍姐)就是其中之一。

  20多歲出嫁 4年前回歸

  珍姐20多歲出嫁後,一直對鹽田梓念念不忘,於4年前決定積極投入鹽田梓的保育工作。她向記者介紹鹽田梓的歷史說,於17世紀掌握曬鹽手藝的陳孟德夫婦,由深圳觀瀾遷居到這個小島上,建立鹽田梓村,以曬鹽、務農為生。然而在晚清時期,因鹽稅苛刻,村民放棄曬鹽,村內的鹽田從此荒廢。隨□時代變遷,上世紀50年代起,第一戶村民遷出後,至1997年村內唯一一間學校結束,最後一戶人家都遷出,隨後荒廢10餘年。

  97後房舍日久失修破落

  珍姐說,這條村得到天主的特別眷顧,1864年時開始有傳教士來鹽田梓傳教,11年後,全村都信天主教,之後更出了5個修女,2個神父,包括現在擔任副主教的陳志明。然而,自97年後,房舍開始因日久失修而破落,在2003年前一段時間,鹽田梓更成為游擊野戰之地。珍姐痛惜,全村中最重要的建築,有百多年歷史的教堂聖約瑟小堂遭子彈破壞變得面目全非。至2002年陳志明副主教回村探訪時發現此事後,才艱辛地籌來200多萬元復修好教堂。

  學校改建為文物展覽室

  珍姐慨歎,「整好之後無人打理,幾年後又變成爛泥有乜意思?」包括珍姐在內,部分村民及一班熱心人士,不甘這條村落就此淹沒,除了不斷進行文物搶救工作外,亦□力發展旅遊業,從往返西貢的船票中得到2至3元的微薄收入,維護村內的聖堂及基本設施。經過努力,原來的澄波學校改建為「鹽田梓村文物展覽室」,展出逾千件文物,包括農耕用具、家居用品等。而荒廢過百年的鹽田亦在近年復修,可望重新產鹽。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