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屯門區的居住人口多達50萬,但由於屯門區內位置遠離香港傳統的經濟活動中心,再加上香港工業自八十年代末式微,導致屯門區的就業職位只有大約6.5萬個,令屯門區內大部分就業人口需要跨區工作。
然而,隨□港珠澳大橋以及相關的大型配套基建相繼落成,例如:屯門至赤龃角連接路、屯門西繞道等,令屯門區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民建聯在2012年7月提出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希望善用屯門40及46區作為屯門至赤龃角連接路及港珠澳大橋接駁點之一的地理優勢,發展大型商業中心、酒店及六大產業發展基地等,為屯門區創造6萬個新增的就業機會,令屯門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自民建聯提出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建議後,政府當局亦開始重新思考屯門40及46區的發展方向,因此,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在2013年5月底展開有關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的顧問研究,而民建聯所提出的發展規劃建議,亦屬當局所進行的顧問研究中的參考建議之一。
雖然如此,但現時當局以顧問研究展開後,收到屯門區議會及居民的大量意見,令初步研究的過程較預期長,導致原定在去年年初展開的屯門40及46區發展計劃的社區參與活動,需要延至本年第二季展開,整個顧問研究報告需要明年年底才能完成。
打造口岸經濟區增就業
民建聯明白到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關乎50多萬屯門居民,甚至全港700多萬市民的福祉,因此,當局有需要廣泛聽取各持份者及市民的意見是無可厚非,但正因需要廣泛聽取民意,當局更應加快開展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的社區參與活動,讓各持份者及市民能夠盡早及有更多的時間提供對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的意見,從而盡早為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定案,使屯門40及46區能夠在2018年屯門至赤龃角連接路通車時,充分發展其應有的發展潛力,為屯門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改善屯門居民的就業條件及生活。
與此同時,民建聯認為,隨□屯門至赤龃角連接路在2018年通車後,將會令現時交通非常繁忙的屯門龍門路超出負荷,因此,當局有需要研究如何紓緩龍門路日後出現的擠塞情況,而當局在屯門40及46區發展規劃顧問研究中,亦需要考慮在40及46區興建新的道路及引入大型集體運輸工具,配合40及46區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