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4

木匠妙手微縮農耕史 想辦老式農具展覽館

2015-01-22
来源:西安晚報

  老兩口展示老式農具模型 記者 劉珂 攝

  “臨潼櫟陽麥李村,村里有個李樹森。能工巧匠把活干,老式農具做齊全……”這首名為《夸老伴》的打油詩,作者是臨潼區一位名叫王月琴的農村婦女,詩里描述的能工巧匠就是她的老伴李樹森。李樹森真不簡單,一雙巧手就把老式農具統統“搬”到了家里,展現了原汁原味微縮版的“農耕史”。

  今年72歲的李樹森出生于一個木匠世家。用王月琴的話說,老李的名字把木字都占完了,長輩們就是希望李樹森以后能當個好木匠。李樹森十七八歲就能打家具,后來開了個木匠鋪。幾十年來,李樹森做家具,老伴打下手,生意紅紅火火。

  2003年,老伴王月琴看到木質工藝品市場前景看好,趕忙與老李商量,兩人決定先做一些木制品小掛件,夫婦倆經常將做好的金魚、蘑菇、松樹等桃木工藝品拿到市場上銷售。

  6年前,憑著長期在農村生活的經驗,李樹森和老伴嘗試著做了些土車、獨輪車等微型農具,沒想到做出的老式農具模型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每年臘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的燈籠會上,老兩口的農具模型生意格外的好,“老式農具做得原模原樣,特別的精致。”眾人的夸贊,更加激發了老兩口做微縮農具的熱情。

  1月19日下午,記者慕名來到李樹森家里,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微型農具,小巧玲瓏的手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這是硬轱轆馬車,那是過去的轎車,這個是運糧食的螞蚱獨輪車,這還有碾子、磨子、犁、耙、木锨,還有過去收小麥的釤麥桿子,那邊是榨油機上的油梁、炒鍋。”李樹森說起他的一件件寶貝來如數家珍。王月琴至今都還記得當年這些農具的民謠,“上山如猛虎,過河水上漂。”說的是地老鼠獨輪車,“木龍,木龍,越搖越紅,供吃供穿,確保平安。”指的是紡線車。“這些農具都是用鋸子、刨子、銼刀、鑿子一點點做出來的,而且還都是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釘子。”李師傅說。這幾年,李樹森和老伴、兒子做了多少件老式農具模型連他們都記不清了,從每年的開春一直要做到冬天。李樹森還是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櫟陽木刻代表性傳承人。

  老兩口告訴記者,這些老式農具都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許多農具對于年輕人來說恐怕連見都沒有見過,兩人有一個心愿,就是想辦一個老式農具模型展覽館,免費讓大家來參觀,讓年輕人了解傳統的農耕文化。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