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預計未來12個月銅價將下滑10%

2015-02-02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國際市場做空銅的壓力依然很大,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基本面來看,目前逆向做多銅的風險都非常大。”做外盤市場的投資經理董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截至2月1日當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40230, 1020.00, 2.60%)已經連續第七周下跌,創數年來最長周線連跌紀錄,且1月份LME銅跌幅接近15%。

  作為與實體經濟密切聯系的銅,銅價深受供應和需求的影響,供應增加導致的庫存攀升直接打壓銅價。在銅價連跌七周的同時,LME銅庫存連增七周。

  僅僅在1月份,LME的銅庫存就從17萬噸增加到25萬噸,月增幅達到近50%,也是去年5月份以來首次增加至20萬噸以上。

  國信期貨分析師顧馮達分析認為:“有色金屬行業是強周期性行業,近年來卻遭遇了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發展降速的周期性轉折,全球消費需求的顯著放緩,大幅抑制了對礦產、能源和農產品的需求,而產業鏈上游原本持續擴張的供應產能卻難以迅速掉頭,導致銅等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整體局勢。”

  近日市場傳聞稱,國儲將出手收銅2萬噸,國儲局收銅傳聞再起對銅價構成較強信心支撐。有分析人士稱,收儲傳聞尚難證實,但目前銅價處于較低位置,國家出于戰略需要和實際需求有可能在低位收儲,國儲出手可能成市場階段性的轉折點。

  需求不濟也是銅價下跌的重要原因,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最新對2015年全球各大區精煉銅消費增幅預期顯示,主要消費地區亞洲、北美以及歐洲的增速均將回落。而歐洲市場由于其經濟復蘇仍存在反復,表觀消費量或將取得負增長。

  ICSG還預計,整體全球精銅消費增速將從2014年的5%回落至2015年的1%左右。而精煉銅供求平衡將出現近40萬噸的供應過剩。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銅消費走向將主要影響全球銅市場供需平衡。

  與此同時,中國銅融資活動的放緩也是導致LME庫存大增、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此前銅庫存從LME向上海自貿區的“搬運”現象出現了收縮。華東地區一位貿易商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不利于進口銅進行融資活動,而由于壞賬風險增大,銀行對于商品融資的政策也在收緊。”

  國信期貨預計,2015年銅的融資需求繼續趨弱,表現出保稅區庫存不斷下滑,因此增加了銅的商品功能地位。

  最新的中國經濟數據依然利空銅價。1月底,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4715.3億元,增速比上年回落8.9個百分點。而去年12月份實現利潤8507.3億元,更是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且中國今年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創出今年新低。

  “從成本的角度看,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大幅下滑以及非美貨幣大幅貶值,導致亞洲、南美和澳大利亞等主要商品生產國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滑,生產商能夠在商品價格持續下滑背景下保有利潤以繼續擴產,為銅等大宗商品打開了下跌的空間,但這種下滑是漸進式的,商品成本難現斷崖式暴跌。”顧馮達分析稱。

  董先生亦分析稱:“商品市場以及貨幣市場都是密切相連的,在操作銅的同時,美元、澳元、歐元、原油等關鍵數據都要考慮在內,目前來看,銅市阻力較小的方向依然是下跌。”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鑒于全球經濟低迷所導致的需求疲軟,銅價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市場把唯一希望寄托在中國國儲對銅的收儲上。

  此外,高盛報告還稱,盡管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但短期內仍偏向下行風險。在油價企穩或開始反彈之前,銅價和黃金市場將面臨下行壓力。預計未來12個月銅價將下滑10%,至每噸5200美元,未來3~6個月銅價將下滑5%,至每噸5500美元。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