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9

惠州“云博會” 何以打造國家級展會?

2015-02-04
来源:南方日報

  承辦第三屆中國手機創新周、辦好第四屆“云博會”、動工建設智能移動終端制造產業園,加快發展新型平板顯示、云計算、物聯網終端、北斗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今年的惠州市“兩會”,總離不開“創新”二字。在3日上午開幕的人代會上,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在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便多次提及創新,而作為創新驅動的一個重要平臺,繼續辦好第四屆“云博會”成為一大關鍵詞。

  從2012年起,基于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惠州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中國惠州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不僅為觀眾和客商展示了最前沿的“云端”、“物聯”技術成果和應用解決方案,也讓觀眾提前一睹看似遙遠的“云生活”。

  如今,作為一項打有惠州標簽的“固定化”展會,“云博會”的辦展之意已不再停留于吸引多少行業巨頭到場,或是達成多少宗合作項目,尤其是在國內多個地市相繼舉辦類似展會之時,人們關注的焦點更多地投向了惠州該如何擦亮自己的“云品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云路”。

  圍繞上述問題,在此次惠州市“兩會”期間,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了各有關部門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策劃:陶然 李春江 張昕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張昕 林涌浩 吳志毅

  連續三年辦展,每年都有“新花樣”

  現狀

  2012年起,每年的11月初,惠州都會刮起一陣“云”翻“物”涌的旋風,既有國內外知名企業騰“云”駕“物”,又有物聯網、云計算產業界專家學者談“云”論“物”,更有廣大市民群眾走進“云”世界、體驗“云”生活。

  在政府搭建的舞臺上,企業唱響了主角戲,連續三屆“云博會”,不僅參展企業從359家增加到410家,新技術、新產品也逐年遞增,國際化程度更是一屆比一屆高,以去年舉辦的第三屆為例,國內外知名企業占了參展企業的八成以上,其中不乏IBM、微軟、華為、TCL、浪潮等一批行業巨頭,吸引了亞太云聯盟以及以色列、白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的科研院所、企業參展。

  除了展會對于行業巨頭關注度的提升,三屆展會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同步舉辦中國手機創新周等系列活動,專門設置的高峰論壇和專業論壇,舉辦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各縣區項目需求對接會……

  在此之中,繼首屆展會與中國手機創新周“聯動”后,2014年中國手機創新周、中國手機產業創新大會的再度落戶,成為惠州“云博會”區別于他城同類展會的一大特色,尤其是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制定的《中國手機產業發展年度報告(2014-2015)》在惠發布,更增加了展會的“含金量”。

  當然,手機創新周的特色活動及權威發布的成果,也在展會期間得到了體現,第一和第三屆展會上,都特設了中國手機創新周成果特色展區,形成了“聯合辦展”。

  “基于展會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惠州也決心要將‘云博會’打造成一個固定在惠州舉辦的‘兩部一省’(工信部、科技部、廣東省)指導的常設性專業展會。”惠州市副市長王勝說,在第三屆展會前,省政府已同意長期作為惠州“云博會”的指導單位,惠州也是省政府批準的省內唯一永久舉辦“云博會”的城市。

  從展示到應用,“云物”產業初具規模

  優勢

  能夠連續3年舉辦大型的“云物”盛會,還能吸引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和專業人士參展,惠州有著怎樣的實力?

  物聯網、云計算作為我國“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黨的十八大首次把“信息化水平提升”列入經濟發展目標,提出要進一步推動云計算產業發展與廣泛應用,打造“中國云”。

  圍繞“中國云”的建設,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包括惠州在內,國內已有重慶、貴陽、呼和浩特等多個地市先后舉辦了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且不約而同地打上了“中國”、“國際”等標簽,其中,重慶和惠州辦展時間較早、次數也最多,均為3屆,呼和浩特和貴陽則分別從2013年和2014年開始辦展。

  通過對比,記者發現,與呼和浩特、貴陽辦展形式較為單一不同,惠州和重慶的“云博會”不僅辦展規模更大,且都“疊加”舉辦了中國大數據技術創新與創業大賽、中國手機創新大賽等活動,內容較為豐富,邀請到的參展企業陣容也更為“國際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和重慶的“云博會”均走出了從技術展示到落地應用的實踐,惠州于2012年首屆展會在仲愷高新區試運行了服務、教育、醫療“三朵云”,而重慶也在第二屆展會上展示了高新區監控云、健康云、教育云、市民云、政務云等“七朵云”板塊的研發應用。

  “成功辦展的背后,是惠州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這也為落地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惠州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惠州已形成了以大集團為龍頭、中小企業相互配套,從技術開發、原材料加工、終端產品制造到系統集成與服務提供的完整產業鏈和較大的產業集群。

  其中,以云終端產品為例,惠州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手機生產基地,形成了終端設備制造產業高速發展、手機通信配套產業齊全、云計算技術產業國內先行領跑的發展格局,而對于物聯網產業,僅2013年,惠州物聯網產業產值就超過了400億元,預計今年可形成年產值1200億元的智能移動終端制造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

  落地示范是關鍵,“云技術”不可束之云端

  展望

  連續舉辦三屆“云博會”,固化形式辦展,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也有落地應用的試驗田,那么,把“云博會”打造成惠州品牌和城市名片,還有什么功課要做?

  “惠州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是‘硬過硬、軟過軟’,在平臺建設方面還要下功夫。”華南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趙淦森認為,“硬過硬”是惠州云計算產業發展規劃是以終端為核心來構造,終端設備生產能力很強,但終端太強而且過于傳統,沒真正“云化”過來。

  同時,“軟過軟”則需要在軟件體系和平臺建設方面下工夫,在人才和技術上有待進一步加強,畢竟,任何技術的發展和落地,都需要人才來支撐,建議惠州今后要多引進培養人才,多鼓勵本地小微企業發展。

  對此,作為本土企業代表,也是市政協委員,惠州金蝶管理軟件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海濤表示,惠州“云博會”應該加強策劃,提高檔次,在其看來,惠州“云博會”還是處于傳統博覽會的層面,缺乏策劃。

  對此,市人大代表、惠州市銘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黃國典也認為,要把“云博會”打造成惠州的品牌,需要不斷創新思維,不僅是辦展形式,更重要的是縮短技術轉換成生產力的周期,讓云技術先從云端走向惠州老百姓的生活,接地氣、聚民氣。

  在線“延展”,打造“不落幕”展會

  探路

  如果說,辦好一次成功的展會并非易事,那么,要連續辦好三屆展會更是難事,如今,惠州正在努力把這樣的難事變成易事。

  記者獲悉,從第三屆“云博會”開始,惠州便以云博會網站和微信為入口,建設“網上云博會”平臺,探索采取互聯網“會員制”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博會。

  通過“網上云博會”平臺,會員企業可對外發布最新技術和產品、服務、供求關系等信息,促進企業交流合作,同時,也可作為企業網上展示平臺,提供隨時隨地、多維度查詢企業信息,實現企業間互動、合作。

  ■委員談創新

  ●市政協委員鄭海濤

  此前三屆云博會的規格越辦越高,惠州機場也馬上就要復航了,區位優勢越來越明顯,服務能力也日漸提高,相信惠州云博會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

  不過,要打造成為全國品牌也需要國家的支持,如果能夠爭取到國家工信部的支持,確定為官方定點的博覽會,那么影響力就會更大,在這方面惠州可以積極爭取。"

  ●市政協委員曹建忠

  這三屆云博會的主題特色還不夠鮮明,云博會要想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平臺,首先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拿出特色來,讓別人一說到“云博會”就會想到“惠州”;或者一說到“惠州”,就會想到“云博會”。

  要打造這樣全國性的平臺,就要把惠州最優特色的產業結合在一起,形成品牌,推向全國,而不是局限于省內;同時,對于云博會的宣傳還是不夠的,宣傳不能局限于省內,更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宣傳。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