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無人之境

2015-02-09
来源:香港商報

  流深

  在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的當今世界,未來的人類社會是否出現沒有勞動力的問題?在網上閱讀各種統計數據和專家的預測,你會發現樂觀派與悲觀派已經就這個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這個問題簡直是杞人憂天。這是因為,在這些討論中,所謂的「勞動力」是與「勞動人口」相挂鉤的,可是如果「勞動力」不再是活生生的「人口」,而是看似冰冷的機器人呢?

  機器人在多行業應用

  最近的幾條新聞給了筆者這樣的信心。第一條是淘寶已經開始試水無人機送貨的實驗。雖然這個新聞更像是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的炒作噱頭,許多網友還編出了揶揄淘寶的段子,但確實是在提醒著那些傳說中「月入過萬」的快遞員們:有「人」來搶你們的飯碗了。事實上,更早之前,亞馬遜、UPS、順豐等公司早已經進行過類似的實驗,在外國的一些地區,無人機送貨已經獲得了牌照批准。或許,某一天有無人機從敲開我們自己家窗戶送貨的日子,并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遙不可及。如果說淘寶的實驗還只是小打小鬧,那麼在勞動力長期緊缺的日本,機器人已經準備開始接替人類的飯碗了。據報道,日本的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將從4月起試用機器人接待顧客,這種機器人不僅能夠分析人類的面部表情,還自帶19種語言的超強屬性——如果去到日本,也許用漢語接待你的就是它了。另外,長崎一間今年夏天開業的酒店將全面使用機器人來負責接待客人——酒店侍應生們也要失業了。可以試想,在不久的將來,出門將乘坐沒有司機的自動駕駛汽車,進入機器人作為侍應生的商店,買完東西之后有機器人快遞員送貨;我們不用著急回家開門,因為家里有機器人管家看家護院、打掃衛生;只需要在路邊的咖啡館里喝一杯由機器人調制的咖啡,閱讀一會由機器人記者采寫的當日新聞,發獃的時候看一看機器人警察在路邊巡邏;而人類所要做的僅僅是簡單的指令和操作……

  技術再先進都無法替代人類智慧

  如此美好的「無人之境」,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共產主義社會?且慢樂觀。機器人或許可以剝離人類身上的「工具」屬性,解放人類的肉體,卻始終無法解決我們作為情感動物和社會動物所面臨的困境:仇恨、冲突、獨裁、冷漠……是的,許多人類會因為機器人的存在而失業,會因為自身社會位置被頂替而喪失存在感,引發人類的認同危機;因為人類的各種矛盾而導致的機器人戰爭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因為沒有了殘殺人類的負罪感而更加瘋狂和殘忍;獨裁者對异見分子的鎮壓不會消失,反而還會因為機器人的幫助而變得更加便利;我們許多曾經引以為傲的技藝與文化將會消失,人類寶貴的文化成果將永遠儲存在虛擬空間中;許多由機器人帶來的新的倫理道德困境將會繼續困擾我們。甚至人類本身的存亡都會成為問題。面對科技界掀起的「人工智能」熱潮,Musk、Gates和Hawking等科技界大佬紛紛站出來警示我們:基於生物性的人類智慧無法與基於技術的人工智能相競爭,人工智能的快速進化也許會有一天終結人類在地球的統治——一個人類親手打造的「無人之境」。也請且慢悲觀。其實,回看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危」與「機」的共生從來都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常態。無論是語言文字、指南針與火藥,還是蒸汽機、核能和計算機,這些技術的進步都曾經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生態,推進了全體人類的文明進程,卻也都給人類制造了新的問題和麻煩。技術的進步從來都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造福或是傷害,所依靠的不過是人類智慧的抉擇。那些美好的想象不過是「盲目的樂觀」,那些絕望的預測也多半是「杞人憂天」。機器人也好,人工智能也罷,都不過是人類在追尋自身意義的道路上所使用的工具。而「人」才是最初的起點和動力,也是最終的目標與意義。技術的進步,既難以緩解人類善惡美醜的道德困境,也無法解決「to be or not to be」的終極問題,而只不過是人類發現自身、回歸自身、反省自身、救贖自身的一小段痛苦的路程。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