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價格出現幾次反彈,受此影響,我國成品油價“十三連跌”后也終于迎來逆轉,實現2015年內首次上調。
去年6月份至今,原油價格暴跌超過50%,近期的反彈是否意味著這場持續半年多的跌勢就此結束?原油價格的暴漲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說明已觸底?
受困于油價不斷下跌,石油巨頭紛紛減少了今年的資本開支,美國閑置石油與天然氣鉆井平臺數量也創出歷史新高,但是業內多方人士都認為,這些舉措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石油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
分析師認為,近期原油價格的漲勢難以持久,但也不意味著上行通道已經開啟,因為市場仍然缺乏足夠的利好支撐,未來油價或以搖擺拉鋸為主旋律。
石油公司減少資本開支
中宇資訊的數據顯示,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在供應過剩的利空消息主導下,出現暴跌行情,跌勢延續至2015年1月份,月內歐美油價分別以46.59美元/桶及44.45美元/桶的價位創出近六年以來新低,相較于2014年年內高點115.06及107.26美元/桶,布倫特油價累積跌幅68.47美元/桶或-59.51%,WTI油價累積跌幅62.81美元/桶或-58.56%。
受累于原油價格下跌,石油巨頭紛紛削減投資計劃。
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雪佛龍公司、英國石油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等石油企業削減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業內均認為這最終會影響到石油產量增長。
此外,石油業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更是將今年預算支出由此前預計的260億美元下調至200億美元。在此類消息提振下,2月初國際油價大幅反彈,三日累計漲幅超過8美元/桶,較1月底價位水平反彈17%以上。
國際油價暴跌對油市的影響逐漸顯現,此前一周石油服務業巨頭Baker Hughes公布的美國閑置石油與天然氣鉆井平臺多達94個,創出1987年以來最高水平,過去八周閑置的鉆臺合計352個;除了石油鉆井數量的減少,多數石油生產商采用削減開支的方式應對油價下跌。
但是,就目前來看,上述措施并不能在短期內影響供過于求的石油市場。
中宇資訊分析師桑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者對石油鉆井數量減少、石油生產商削減開支的反應有點過激,實際上,美國EIA每周石油庫存數據穩步增加、持續刷新紀錄高位,即便是鉆井數量減少等將影響石油產量,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以目前的石油產量及需求量估測,美國在2017年-2020年仍會維持產油大國的地位,其他國家及組織也并未有明確減產的跡象,因此油市供應整體寬裕。
國際能源署也預計,石油公司減少資本支出對原油產量的影響不會立即顯現。
油價反彈恐為曇花一現
近日,國際能源署預期,近期原油庫存將持續增加,美國原油價格因而結束連續4天的漲勢,收盤大幅回跌5.37%。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原油庫存量到2015年中將創下歷史新高的28.3億桶,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因而下跌5.37%至每桶50.02美元,布侖特原油也下跌3.3%來到每桶56.43美元,原油庫存持續上升的趨勢短期內將無法改變。
此外,國際能源署還預計,對OPEC石油的需求將從2016年開始增加,2020年將達到3210萬桶/天,比2014年增加270萬桶/天。
如此來看,除了供應寬松,需求方面也不樂觀。
對此,桑瀟認為,從需求面來看,歐版QE的推出令能源需求前景有所改善,不過現階段不管是歐元區、還是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依舊面臨通縮的壓力,美國經濟單方面的向好并不能帶動全球所有的經濟形勢,因此全球能源需求回暖較慢。整個油市供過于求的局面依舊存在,只是油市受這一利空因素影響較長時間后,對此因素關注減少,在大部分投資者待漲的心態支撐下,少部分利好消息便支撐油價大幅走高。
因此,油價難以持續走高成為業內共識。
隆眾石化網李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原油價格的漲勢難以持久,但也不意味著上行通道已經開啟,因為市場仍然缺乏足夠的利好支撐。近期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石油鉆井數量減少等跡象引發了部分交易商的賭漲情緒,同時利比亞、烏克蘭等地緣局勢緊張也提供了反彈動力。
李彥認為,油價有沒有觸底目前還難以下定論,因為后期下行風險仍在,但是之前的油價表現已經表明,在45美元/桶附近已經遭遇了較強的下行阻力,也就是說,45美元/桶這個價位即便不是底部,可能也已經距離底部很近了。
花旗全球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市場石油供給過剩證據明顯,在此狀況下,油價尚沒有觸底的可能,他預測美國原油(WTI)合理價格在每桶40美元左右,最低則可能跌至20美元才會見底,觸底時間約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
李彥還表示:“近期油價可能難以形成持續的漲勢,也難以形成持續的跌勢,寬幅震蕩或成為主旋律。”
“供應過剩的隱憂一直都沒有消除,如果沒有重磅利多消息刺激,小幅回落是正常的。不過上周對之前超跌的油價做了修正,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又要搖擺拉鋸了。”安迅思分析師李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