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財政預算與創新發展

2015-03-0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及比較政策講座教授 莫家豪

  根據2014年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II),亞洲經濟體擁有全球五分之一最具創新能力的市場,繼續推動全球創新。隨着全球經濟的復蘇,所有國家或地區都開始聚焦發展和就業,亞洲國家或地區不斷增加創新投入,為員工提供培訓,確保高產出和持續增長。在為員工提供正式培訓以提升生產力方面,中國、泰國和蒙古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據報告撰寫人之一康奈爾大學教授Soumitra Dutta稱,「GII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競爭力研究指標。公私部門的領導者可以從GII中獲得啓示,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以可以考慮與對等國家和地區合作,獲得最佳效益」。根據表一列舉有關2014年亞洲創新效率的情況,中國、蒙古、越南、印度、馬來西亞和泰國等亞洲國家得益於在研究框架、高等教育和創新基礎建設方面的持續投入,其創新水平有明顯提升(見表一)。

  表一的數據顯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創新效率指的是其創新投入(如院校、人力資本研究、基礎設施等)與創新產出(如創新產品及服務、線上創新等)之比。根據部分指標顯示,本港都位於十強,包括(一)國際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評估計劃;(二)高科技產品進口佔總進口比重;(三)高等學校學生入學率的增長方面。在整體亞洲創新效率方面,香港處於亞洲第九位。

  投資研究及推動知識轉移

  為進一步推動及鞏固本港在亞洲及全球創新方面的地位,港府必須大力投資及促進知識轉移的發展。自2009年,教資會不斷鼓勵各大專院校推動知識轉移及研究發展,每年撥出5000萬元經常性撥款予八大院校,推動「知識轉移」工作。根據教資會網站最新上載的2013/2014的「知識轉移年度報告」,八大院校共取得17.03億元相關收入。較上年度的15.2億元增加12%。其中以理工大學表現最為出色,中文大學緊接其後,兩校分別大增逾四成及近兩成(見表二)。此外,其他院校相關收入均逾兩億元,而主要提供人文社科及教育的嶺大及教院,雖然「知識轉移」收入較少,但其年報清楚顯示兩校提供不少社群服務項目,使香港社群及社會整體受惠,其在『知識轉移』活動中提供各種專業培訓及社會服務,這些都對社會帶來良好的影響。因此,港府在未來發展應注入更大力度推動創新及知識轉移,以及研究發展,以增強本港的競爭力。

  發揮年輕人創造及創新力

  創新力對本港未來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親身目睹不少年輕人深具創新及創造力,港府應因勢利導,善用及釋放年輕人的創意。多年來,政府與業界緊密合作,致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營造有利創意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擴大本地和開拓外地市場。曾司長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稱,會向「創意智優計劃」再度注資4億元,為創意產業不同界別提供支援,資助業界參與和舉辦展覽,提供培育課程,以及資助本地創意人才到海外交流實習,讓他們能夠有多方面的發展機會,一展所長。此舉將有助推動本港在文化及創意藝術領域的發展。秉承本港院校雄厚的知識轉移及研究實力,充分引導年輕一代投入創新科技,創新跨媒體文創工作,「藝術乃力量」(Art is Powerful),打造香港成為一個國際化、跨文化、多元性的創新都會。我們必須善用香港社會多元開放,中西文化薈萃,文化創意界人才輩出的有利條件,來進一步推展以時裝業、電影業和文化藝術等方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工作。

  莫以賺錢為唯一量度目標

  另外,政府建議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的50億元,亦有助增加對有關企業的支持。但過往當政府討論有關推動青年創業、科研及「知識轉移」時,其援用定義較為狹窄,多以科研產品轉化成為商品為主要量度指標。當然,科研成果商品化是「知識轉移」重要的一環,但對香港八所大學而言,有些大學如香港教育學院及嶺南大學,其學科沒有涉及科技或工程,是否就對「知識轉移」沒有貢獻呢?根據全球各地對「知識轉移」工作的推廣,一些以博文學科為主的院校,其研究成果被轉化成為地區及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s),公共政策倡議及討論,對文化及文創事業的推動,以及透過研究促進社區,協助地區發展,推廣文創及文藝事業,提升專業培訓及促進社會和諧進步,都理應成為「知識轉移」其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推動青年創業和「知識轉移」時,港府除了量度其「賺錢」成果外,亦須認許研究在走進社區提升專業,促進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地位。不少國際都會現今都在談論「軟實力」(soft power),在亞洲其他地區,文化創作及藝術發展都受到重視,當推動青年創業、科研及「知識轉移」時,我們必須改變唯一以賺錢為衡量創業成功與否的做法,我們必須認清創意藝術帶來的其他社會效益是不能忽視的,香港在此方面仍須努力。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