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刀馬
近幾年里,巴塞羅那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幾近成了智能手機的天下,今年或將也不例外。但由于蘋果早已經退出了MWC大會,因此這里幾乎已經成為對抗蘋果的一個集散地。但遺憾的是,一直難以出現真正超越蘋果iPhone的產品。這一次,雖然三星、HTC、華為、索尼、微軟等廠商都會推出一些新產品,包括被外界一直寄予厚望的三星Galaxy S6也會問世。此舉也被認為是三星反擊蘋果的一道利器,但究竟如何,恐怕還難以真正形成直面的壓力。
三星的痛這一次能否得到撫慰
雖然三星還是對抗蘋果的最大的角力者。不過對抗的力度越來越式微,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危機和無奈。如果說當初三星借助Galaxy Note的大屏優勢一度讓蘋果感受到危機重重。不過,隨著蘋果iPhone6以及iPhone 6 Plus的出現,把三星壓制的一塌糊涂,再加上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快速崛起,蠶食了太多本屬于三星的勢力范圍。
誠然三星本身的問題占據了主要的導向和引發頹勢的根本所在。一方面是機海戰術讓市場對三星的品牌影響力淡化了許多,另一方面是技術創新之外的產品品質能力不斷下滑,讓用戶的體驗下降以及由此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在技術創新方面,三星一直沒有真正超越蘋果iPhone的地方,雖然推出了三星Galary Note Edge的曲面屏技術和產品,但市場的反響沒有想象的好,尤其是不如iPhone 6 Plus在亞太地區受歡迎。
因此這次三星的Galaxy S6被寄予了厚望,這款產品對于三星的復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三星這款產品能夠喚醒市場對三星本身高端品質的認同的話,那么對于三星再次回到第一序列給蘋果持續施加壓力有極大的幫助。不過,困難不小。iPhone6的市場優勢太大了,三星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大。三星Galaxy S6和曲面屏版本的Galaxy S6 Edge是否帶來一種新的改變,以及由此帶來的用戶體驗提升將決定三星新旗艦產品能否得到市場的追捧。
蘋果其實也擔心
雖然蘋果沒有參加MWC大會,不過不代表蘋果不在意MWC大會的新品迭出,其實蘋果也在關注著MWC上的競爭對手的產品出現,比如三星就會是蘋果一直在意的對手。此外,蘋果也知道在智能手機之外的智能化發展也將成為一種主流,包括蘋果計劃推出的Apple Watch都是在搶奪這個市場機會。何況蘋果也發出媒體函在3月9日計劃推出新品。
3月9日,蘋果將舉辦春季發布會,預計蘋果手表將成為主角,另有可能發布12英寸大平板或新款超薄筆記本。蘋果顯然有意在MWC之后舉行新品發布會,就是要沖擊MWC新品對市場的影響,直接靠自己的產品影響力和粉絲力量,把目光再次吸引到蘋果產品身上,這一招不可謂不精打細算了,這也是以營銷見長的庫克的拿手好戲。
更何況,過去幾年的經驗已經證明,在激發輿論熱議和消費躁動方面,蘋果的能力要強于其他的對手。因此對于三星、微軟、華為、索尼、HTC等廠商來說,新品發布之后的持續造勢以及由此帶來的市場影響力和熱議程度將是下一步傳播的重點,這也是必須緊鑼密鼓并且趁熱打鐵的關鍵所在。
畢竟這次MWC也會有大量的智能產品問世,這將對抗的就是在智能可穿戴市場的機會。蘋果的新品發布會主打的估計也是Apple Watch。因此蘋果選擇在這個時機來“攪局”顯然也是有備而來,就是要趕在市場預熱的前期進行搶灘,讓用戶的目光不斷地切換。當然,還有一點就是誰家的鋪貨更快,產品的體驗度更強,誰就有可能獲得先發的優勢。在這方面,或許Apple Watch又將略勝一籌。
創新的力度會有多大?
雖然MWC的重點是移動智能產品,但很有可能這次的重點在智能手機之外,還有更多的可穿戴設備會引起關注。畢竟智能手機的可拓展性越來越窄,相應的產品特性和可顛覆性應用也越來越少,能夠想到的幾乎也已經都開始實現了,因此創新的步伐將愈加艱難。
不過對于智能設備而言,創新空間還是頗多,物聯網的發展,可穿戴設備的走俏,都預示著智能化發展的家庭化挺進變得更加普遍,而應用的外延也會被不斷拓寬,只要有思路,有想法,有創新的預見性,相應的產品也會逐漸問世,這是一個更加多元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據悉本屆MWC上,三星、HTC、LG、華為、索尼、微軟等廠商都會推出智能手表或者可穿戴設備。不過在創新力度估計還期待有更多的進步,目前來看,雖然物聯網的發展如火如荼,但真正帶來質的創新變化還鳳毛麟角,或者說幾乎沒有。更多產品還是在微創新,邊界創新中苦苦地追尋。
可以預計的是,本屆MWC展會上會有大量的新品出現,但真能吸引住我們眼球的或許還是那些主流廠商的主流產品,在可穿戴設備等方面的產品更迭還難有真正大創新之舉。更多的應該是微創新和應用體驗的提升。當然,這不代表著MWC就沒有多少可以期待的地方,應該更多的還是對技術演變的一種預期,并由此帶來的改變。
此外,就是眾多廠商的目標其實在有意無意中也在尋找著對抗蘋果的過分強勢。以蘋果為參照,在更大的市場范圍中以及更細分的市場空間中,尋找自己的用戶群體定位,對于各大品牌來說,都是一次考驗。如果一個廠商不敢以蘋果為假想敵,那么在智能設備區間內想生存都難。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期待能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