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香港政治惡化影響財政政策

2015-03-06
来源:香港商報 凌昆

  日前特首梁振英委任楊偉雄為創科顧問,顯然是為了補救創科局因泛民「拉布」而無法成立之弊。當然,此舉屬聊勝於無;試問「顧問」怎可代替一個局?現時只希望這位顧問能充分發揮作用,能做多少便多少。此外,是次任命也很可能是回應了對之前財政預算報告中缺乏長遠發展策略(特別是推動科技產業開發)的批評,志在顯示政府正積極進行有關部署。

  泛政治化損發展

  創科局被「拉布死」乃本港政治生態惡化,嚴重妨礙管治及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最新例子。其實即使創科局議案獲通過也不表示萬事大吉,今後有關的開發計劃還在在需財,要有較多的政府投入,到時相關議案又如何避免被「拉死」?本港事事政治化的問題不單影響新政策的出臺與落實,還嚴重的妨礙了財政預算的制訂,令預算報告也日益政治化,對這個問題必須予以足夠重視,並就其影響認真探討。

  在新年度(2015至2016)的預算報告中,最為罕見的新亮點便是對「佔中」行動的回應。「佔中」是政治運動,預算報告作出回應除了經濟上的考慮外,也是一個政治姿態﹕既回應了受損害者求助的要求,也凸顯了「佔中」對本港經濟的打擊。回應分兩方面,一是以減免牌費等來補償受影響商戶及人士;二是加強資助在海外宣傳香港的活動。這種策略基本對頭,兼顧了「佔中」帶來的「硬損傷」及「軟損傷」。「硬」者是直接的經濟損失,幸好這方面從經濟整體未算嚴重,較集中於部分行業及商戶,故能提供一些補償已盡了政府責任,當然受害者還可向「佔中」發起者興訟索償。

  至於「軟損傷」即影響外界對香港的信心及形象等問題,通過宣傳可部分解決,但仍要面對兩大困難﹕(一)搞事者仍在搞。一出事便上海外傳媒頭條,令港府怎樣宣傳也徒然。對內地來說傳播更易更快,滋擾內地客行動早已遍傳和引起反感。(二)港人也開始失去信心,長此下去遷冊移民者將增加。顯然,政治問題還須政治手段處理,並非財政預算的事了。

  預算案中另一個亮點是派糖。派糖至今年度已是第8年,成了財政中常規化的重要項目,過去7年共派了2300餘億元,今年度再派340億元,相當於財政開支預算的7.7%,且預計由此可推動GDP增長一個百分點。派糖之舉乃前特首曾蔭權的「偉大發明」,表面上所謂「紓困」卻不是為了特定政策目標而推行的,並不是為了宏觀調控、再分配或優化經濟結構促發展等,基本只是盡量做到人人有份皆大歡喜,從而贏得掌聲。另一方面,派糖也成了一些專家學者的尖銳批評目標,認為財爺應設法擴大開支減盈,不要做守財奴,指出派糖之錢應用於更好的政府開支,如7年來耗費的「糖」足可建20多萬戶公屋等。總之是袋了錢仍批評,且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過度盈餘存病態

  盈餘過度累積的現象確值得關注,引致此現象的有收支雙邊問題。收方面有健康的及泡沫的﹕健康的來自與內地交往深化令經濟興旺,泡沫的來自樓市及股市炒作。開支方面有技術性及政治性因素,後者包括激進分子設法阻礙建設項目,泛民拖延財政撥款等,結果是有計劃行不了,有項目建不了。故這種盈餘累積有病態成分,的確應以擴大開支來加以壓縮,但這又將碰上政治難題﹕如何擴大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方提議必有另一方反對,結果只能是場大混戰。目前港府處理過多盈餘時除了簡單的撥入儲備外還有兩招﹕派糖及加入供未來使用的特設基金,如留給有關部門建公屋、支持醫療改革,和即將設立的未來基金等。這些都可說是無辦法中的辦法。

  總之,政治生態惡化影響施政和財政預算,已成為香港的重大難題,若不從根本解決必後患無窮。在此謹建議若創科局一時三刻設立不了,港府理應在未來基金中預留一筆款項,專供日後支持創新及科技開發之用,否則請了顧問定了計劃,屆時無錢可用也是徒然。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