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老記上會:開放也是改革

2015-03-07
来源:香港商報

  李鵬飛

  昨日政協開放了14個界別的25個組,人大開放了16個代表團,足以令選擇恐懼症患者抓狂:委員代表住得天南地北,斷腳也跑不過來。經過審慎思量,老記決定一大早奔赴政協經濟委員所在的北京鐵道大廈,追一追商界猛人。

  三位大佬風格迥異

  經濟政協委員一直是媒體追捧的焦點,第37組更是焦點中的焦點,因為匯聚了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和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這三位商界大佬。

  不過這三位大佬應對媒體的招數各不相同。傅成玉的對應是「一問三不知」:問及兩桶油合併否,「不知道,傳言能當真麼?」,拒絕記者圍堵,「你們每個人來一句算啥採訪啊?」,還抬出擋箭牌,「你們去跟向大會組委會提出申請採訪,想問啥問啥」,然後便頭也不回衝進電梯。

  溫文爾雅的傅育寧看上去更像知識分子而非企業家,對媒體的態度也相對和善,提問幾乎有問必答,只是謹言慎行,官腔打得頗為圓熟:華潤是否開拓海外市場?合適時候會。如何看待民營資本的參與?這已不是問題。參與「一帶一路」有何動作?正探索研究……誤了3次電梯,耐心回答完所有提問,進電梯後還禮貌地揮手致意,但記者們還是若有所失:似乎什麼都問了,但似乎什麼都沒回答。

  而馬蔚華則棱角分明。被問及如何看待春節火熱的微信紅包,馬蔚華一下子來興趣了,向記者娓娓道來:這其實是互聯網金融與生活場景的結合,搶紅包的過程背後綁定的仍是銀行客戶,但互聯網技術創新帶來場景化行銷,使得這為大夥喜聞樂見,特別是年輕人。但被問及「是否同意銀行係弱勢群體?」,立刻黑臉:「我不答這個,誰說這話你問他去」,隨即拂袖而去。

  除了三位商界大佬,清華經管院院長錢穎一也是會場的「明星」,不僅耐心在會場門外等所有記者一一提完,且金句迭出:「對創新不存在所謂監管缺位,創新就是此前從未有過,一定是監管後續適應、跟上」,「一般銀行根本不能支持創新企業,創新企業融資應通過PE等市場化金融創新手段」,「對任何創新都必須避免三個誤區:一能解決所有問題,二一定成功,三對所有企業都合適」……

  可能是當老師的習慣使然,錢穎一最後還給記者布置了作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開放也是改革』,不是以往所說的『以開放促改革』,我讀報告比你們仔細,你們好好想想啥意思。」

  外媒向韓正要乾貨

  開放也是改革。作為中國當下開放的前沿,上海自貿區的改革牽動人心,下午老記便來到上海團。果然是國際大都市,會議開始前就一座難求,不少記者只能席地而坐。

  近1個小時提問時間,共有創紀錄的17家媒體提問,其中上海自貿區無疑是熱門,有4個問題與之相關。自貿區深化改革的關鍵在於金融,韓正表示,金融開放將是今年改革的重點,「金融開放實際上就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但人民幣國際化必須建立在風險有效防控的基礎上一步步推進。」

  不過韓正的回答似乎並未讓現場記者滿意,以至於金融時報的記者喊出了:「給我們一點乾貨!」金融開放必然有風險,而有風險必然要防控,這已是眾所周知,媒體和民眾最渴求的資訊是當前的具體進展、關鍵障礙及相應對策。韓正雖透露2015年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還會有一些重大舉措,但具體內容是什麼,似乎現在仍是機密。

  在提問接近尾聲,有媒體拋出了一個沉重而尖銳的話題:對3個月前的外灘踩踏事件上海市會汲取哪些教訓。「每次講到此事都無比痛心。」韓正表示,對踩踏事件,上海依法依規進行了嚴肅處理和問責,體現了政府的責任和擔當。要真正從事件中汲取教訓,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切實建立安全體系,包括相關法規、制度、預案等。

  韓正的痛心無疑是真誠的,老記也相信今後上海市的安全體系會建立得更加完善。但此事的警示意義應不僅局限於安全領域,更在於城市管理方式的變革——隨着開放的不斷深入,這已是每個城市管理者必須面對的課題。開放就是改革,但改革並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改革牽一鬆而動全身,包括改革城市管理方式以適應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這不僅是為公眾提供安全與服務必須要上的台階,也是未來不斷開放的必然要求,因為開放終究是以人為本。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