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地方債超預算須追責

2015-03-07
来源:香港商報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6日的記者會,無疑是今年兩會上的重頭戲,內地的「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無疑是媒體關注的焦點。而記者會一開場,談論的就是地方債的問題,可見地方債是媒體關注的重中之重。不過,筆者對於樓部長關於處理地方債「舊賬」處理的回答感到不過癮,認為「舊賬」不能一堵了之。

  地方債規模仍是個謎

  這兩年全球都在關注中國會否因為經濟增速放慢而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尤其是猜不清說不明的地方債規模,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2014年是內地償付地方債的高峰年,現在看總算度過了,沒出啥大事情。今年和明年仍將是地方債償付的高峰年,內地的地方債會否成為壓垮內地銀行的最后一根稻草,各方在猜測,在尋找答案。

  從樓部長的答問可以知道,內地地方債務規模至今還是沒有一個答案。據悉,2013年地方負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是10.9萬億。但現在是多少?樓部長說「正在審核」,審核的過程還沒有結束。

  從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會增長,因為按照地方債務的甄別工作要求,省級部門應該在今年1月5日之前就已經把地方債的甄別結果上報財政部。這可能是最后一次把存量債務認定為地方債的機會。

  因此,融資平台可能會傾向於多報賬。這樣的結果就有可能大大比2013年的時候審計結果要多。所以,要對內地地方債規模可能出現「激增」有心理準備。

  「舊賬」只堵是不夠的

  樓部長的答問讓我們看到一個問題,就是以前確實出現地方政府違法舉債的問題。他說,地方債的問題是一個客觀現實。預算法在修訂之前,地方是不得舉債的,而事實就產生了這麼多。筆者認為,政府應該是遵守法律的典範,依法行政應該是政府行政的底線。既然以前有地方政府明明知道預算法之前是不得舉債的,但還是違法舉債,留下了現在這樣大的一個爛攤子,那就該有人為違法舉債負責。

  他提出,解決地方債,必須開前門、堵后門,同時還要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開前門,就是今年的預算是6000億地方債。后門的問題,就是歷史形成的這些債務,必須正視它們,逐步消化解決。但是這還不夠,現在司法講究倒查責任,對於過去政府違法舉債的決策者,也不應該搞既往不咎,而是應該倒查責任人,讓他們嚐嚐違法行政的苦果,以儆效尤。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堵后門。

  會轉化為金融風險

  對於國內外出現的內地是否會出現區域性的地方債務危機的擔憂,樓部長明確,地方債務從總體上看風險是可控的。一些局部地區債務比例過高,政府會更為重視,著力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

  樓的一個表態值得注意,他說,一些由銀行貸款形成的歷史債務,按照契約原則,貸款的合同不能廢除,借人家的錢還是應該還的。如果融資平台的情况發生了一些變化,需要進行一些債務重整,那是雙方談判,所以要采取一些過渡性的辦法逐步解決。這就是說,政府是不會讓地方債風險演化為銀行風險,不會讓內地銀行雙不良率急升甚至形成金融風險。

  他提出解決的思路是:一方面,要把那些有一定收益或者可以改造成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另外,對一部分完全公益性的平台借的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對一些歷史債務予以承認,通過發債替換原來的平台債務,這樣可以使債息降下來。

  如此,筆者認為,各方無需高估內地地方債風險,內地是有能力化解歷史上遺留的一些問題,然后按照新的預算法開始更為正規地解決地方適度舉債的問題。

  王長久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