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金融業市場化將破題

2015-03-12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伍敬斌

  中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然而融資難、融資貴,卻成為近幾年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一大障礙。從2014年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實體經濟的處境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如何讓金融業成為滋潤實體經濟的「活水」?唯有通過金融體制改革。

  目前,中國的金融體制中存在著不少窠臼,其中以金融壟斷為最大頑疾。由於金融壟斷的存在,利率不能市場化,金融市場難以充分競爭,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更加突出。無論是為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還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這一大局,金融改革都將成為未來中國改革的重要一環。

  打破金融業壟斷勢在必行

  金融體制改革涉及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等方方面面,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然而打破金融壟斷從某種程度上講很容易。其主要是致力於放松利率管制,降低銀行業准入門檻,培育更多小型金融機構,鼓勵市場充分競爭,讓民間資本陽光化、規範化、法治化。但眼下銀行壟斷之所以成為難啃的「硬骨頭」,根本原因在於銀行與石油、電網、電信壟斷一樣,既得利益者成為改革的最大阻力。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存量達到120萬億元,貸款餘額超過85萬億元,在全社會流動性整體充裕背景下,小微企業感到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從供給層面看,還是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尽管目前金融市場各類金融機構數量很多,中國已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4000餘家,其中存款類金融機構3600多家,但由於准入限制等方面原因,國有和國有控股銀行機構一直處於相對壟斷地位,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發展仍相對不足。尤其是在縣域,面向小微和「三農」的金融服務供給仍明顯偏少,雙向選擇的競爭性關系還沒有完全形成,使利率往往由供給方控制,或者說定價權更多由供給方主導。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貨幣政策傳導便會存在一定的「梗阻」,可能也難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本屆政府成立以來,創新和完善金融宏觀調控思路,依靠促改革調結構,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和改革舉措,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目前背景下,加快發展民營銀行,打破金融業的銀行壟斷,應是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之策。

  市場准入改革是關鍵

  對於銀行業壟斷的問題,也有論者通過相關數據表示,目前國內銀行業壟斷性不是行業性的壟斷而是政府行政性及制度上的壟斷。這種壟斷,與市場中有許多銀行其生產與銷售無差別性產生不同,其壟斷完全是由政府對市場干預及特定制度安排來維持。行政性壟斷更多的是歷史路徑相依,制度性壟斷是政府的行業政策管制過多造成。如果政府要打破這種行政性壟斷,并非僅是讓民營資本進入銀行就可解決問題的,而必須對整個銀行業市場准入制度進行重大改革。由於歷史性原因,五大國有銀行所占有支配地位不是讓民間資本進入就能打破壟斷的,要改變銀行業的高額利潤也不是打破斷銀行業壟斷便可達成的。金融改革任重道遠,要加大對國內銀行業的改革力度,加快國內銀行業的利率市場化,并讓銀行信貸增長控制在適度水平。

  不過,不管是降低銀行准入,加快民營銀行建設也好,還是改革銀行制度也好,都是為了將市場競爭引入金融行業,讓中小企業融資之時能夠有多一點選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在金融業這塊大蛋糕里,行政手段應該減少,而市場不能缺席。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去年金融行業一些新的變化。如互聯網金融异軍突起、民營銀行試點邁出新步伐、存款利率和匯率浮動區間擴大,以及「滬港通」試點啟動,外匯儲備、保險資金運用範圍拓展等。這意味著未來中國政府對於金融業的監管將越來越規範,也體現了國家決策層對於打破舊有金融體制下金融壟斷、實現金融市場化的決心。伍敬斌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