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借牌造車”等行為被明確否定

2015-03-17
来源:经济日报

  本報北京3月16日訊 記者顧陽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天發布公告,就《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時隔4個月後國家發展改革委再次就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准入條件等公開“問計於民”,標志著汽車行業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車准入“閘門”進入開啟倒計時。

  《規定》明確了“純電動乘用車”為純電動和串聯式混合動力(增程式)乘用車。市場廣為關注的“借牌造車”等行為也被明確否定:經核准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只能生產純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產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產品,新建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使用自有品牌。

  此外,低速電動車依然“轉正”無望。《規定》要求獲得准入的生產企業須達到多項技術指標,其中,“車長≤4米、座位數<4座”的車型,其最高車速必須超過100公裏/小時;“車長>4米”的車型,最高車速必須超過120公裏/小時。這意味著,低速電動車企業仍將被拒絕在純電動乘用車范圍之外。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基於新能源汽車長遠發展的考慮,征求意見稿對投資主體依然設置了較高“門檻”:新建企業投資主體應是在中國境內注冊,具備與項目投資相適應的自有資金規模和融資能力;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集成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此外,新建車企還應具有整車試制能力和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試制條件。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准入條件雖總體要求較高,但有望在規范行業發展的同時,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注入新力量。從長遠看,這有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加速發展。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熱度不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傳統汽車產銷低迷的情況下,2月份新能源汽車“一枝獨秀”,產、銷同比分別增長了2.7倍和3倍。有市場機構估算,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至少在1倍以上,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望突破500萬輛。

  不過,專家表示,除生產准入這一關鍵因素外,目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還有電池性能、充電樁建設、充電接口標准等多種因素,中國新能源汽車想要實現“彎道超車”,仍需假以時日。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