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15所高校的信息透明調查報告——《中國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數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近日首次發布。由社科院調查撰寫的這份《報告》,選定了115所為測評對象,涵蓋了教育部直屬院校、“211”工程高等學校、“985”工程高等學校。
測評發現,2014年高等學校信息透明度顯著提升,但也存在部分信息公開不全面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引起重視,加強監督。
北大清華未進前十
此次測評的指標共有五項分別是:學校基本情況、招考信息、學生管理信息、財務信息和信息公開專欄設置情況。
測評顯示,排名前十的高校為:中國海洋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湖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而老牌名校如北大、清華、人民大學和複旦大學等都未能進入前十。
2014年7月,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要求全國各高校建立即時公開制度,於每年10月底前向社會公布上一學年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並要求部屬高校於當年10月底前在學校門戶網站開設信息公開專欄,統一公布清單各項內容。教育部的事項清單包括高校基本情況、招考信息、學生管理信息、財務信息和信息公開專欄設置情況信息。
上述5項透明度考察指標中,115所高校中一項得零分的學校有三所,分別是:第二軍醫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其中第二軍醫大學得零分的指標是學生管理信息,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等零分的指標是信息公開專欄信息情況。
逾三分之二高校及格
《報告》顯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創新高校信息公開工作,推動和主導效果明顯。
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對高等學校信息公開的內容、途徑和要求、監督和保障等作了全面明確的規定。
此後,2011年12月,中國政法大學教育法中心曾發布《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開觀察報告》披露:在總分為100分的前提下,115所高校的信息透明考評成績平均分僅為40.3分,只有43家及格,及格率僅為38.4%,仍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高校未對信息公開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相應信息公開制度也沒有建立。
為此,在2014年7月,教育部在“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中,率先采用清單的形式,列舉了高等學校應予公開的事項,並對信息真實及時、即時公開、年度報告、平台建設和監督檢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此次《報告》測評結果,115所被測評高校中,有82所的信息透明度測評成績都在60分以上,及格率達到71%。
招生財務信息透明度最差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全國已經有幾十名高校領導接受調查或移送司法機關。高校基建、招生、科研經費財務等領域成為高校腐敗的重災區。
此次高校透明報告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招生、財務信息,依然是我國高校透明度最差的兩個地方。根據《報告》披露數據顯示,在財務信息指標考察中,115所高校及格率剛剛過半。
在本科生特殊類型招考中,高校的自主權較大,其考生資格信息和特殊項目成績的透明性對招考的公平、公正至關重要,招生領域也是當前腐敗多發領域和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測評結果顯示,自主選拔招考信息、保送生招考信息、高水平運動員的招考信息、藝術特長生的招考信息的公開情況不理想,多數學校沒有全面公開此類信息。
《報告》測評顯示,有36所高校公開了2014年度保送生的考生資格信息及測試項目結果,占31.30%;有49所高校公開了2014年度自主招考考生的資格信息及測試項目結果,占42.61%;有58所高校公開了2014年度高水平運動員招考考生的資格信息及測試項目結果,占50.43%;有34所高校公開了2014年度藝術特長生招考的考生資格信息及項目結果,占29.57%。
此外,項目組對115所大學的重大工程招投標信息透明情況做了調查,結果顯示,有77所高等學校公開了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標制度規范,占66.96%;有93所高等學校公開了一年內的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標信息,占80.87%。
校級領導信息選擇性公開
《報告》指出,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公開不規范的問題。比如信息發布不全面,存在部分公開、部分未公開的情況。盡管不少高等學校的大部分機構都有完整明確的職能介紹,但也存在部分機構沒有職能介紹、機構簡介的信息鏈接無效的情況。同樣,考察校級領導社會兼職的公開情況,大部分高校均僅提及部分領導的社會兼職情況。
調查中還發現,部分高校應予對外公開的信息僅對內部公開,並要通過相關身份驗證才能查看。例如,在某大學信息公開網上點擊“校級領導幹部因公出國(境)情況”鏈接到“華東師范大學公共數據庫服務系統”,查詢者需要登錄才能進入。還有的大學也需要用師生賬號登錄後才能查看教師因公出國(境)信息。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此類情況均按照未對社會公開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