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寶馬承認銷量或輸奧迪 豪華車品牌排名将洗牌

2015-03-19
来源:盖世汽车网
  蓋世汽車訊 寶馬CEO諾伯特·雷瑟夫(Norbert Reithofer)日前承認,寶馬品牌在銷量上有可能不敵競爭對手奧迪,需要加上MINI品牌保持冠軍地位。這意味著從2005年以來寶馬品牌所占據的豪華車銷量桂冠或將旁落。
 
  寶馬奧迪爭雄
 
  2015年3月18日,雷瑟夫在慕尼黑寶馬年度業績大會上向媒體宣稱:“我們將保持豪華車制造商領跑者地位,在銷量方面也是如此。”但其給出的前提是將寶馬集團作為整體計算,將MINI品牌計入,從而仍舊維持豪華車制造商銷量冠軍頭銜。
 
  雷瑟夫承認,隨著奧迪等競爭對手進入新的細分市場,例如奧迪A1小型車,寶馬在這些領域尚未推出匹敵的產品,這使得寶馬品牌保持豪華車品牌銷量桂冠的難度加大。
 
  在2005年之前,全球銷量最高的豪華車品牌一直是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2005年開始寶馬躍居第一。2011年起,奧迪趕超了奔馳,連續以亞軍身份逼近寶馬。近兩年來,奧迪往往每年有數個月份銷量勝過寶馬,成為單月全球豪車銷量龍頭;2015年開年以來則更是在前兩個月累計銷量上折桂。
 
  2015年2月份,奧迪在全球范圍內向消費者交付了122,550輛汽車,對比2014年2月份的117,545輛,同比提升了4.2%。1至2月份,奧迪累計在全球市場的交付銷量達到260,250輛,去年同期為242,396輛,同比提高了7.4%。
 
  寶馬品牌2月全球銷量同比提高5.2%至131,416輛,當月重新返回豪華車銷量榜首;不過前兩個月銷量為255,981輛,落后奧迪4,269輛;梅賽德斯-奔馳前兩個月累計全球銷量246,135輛,位列第三。
 
  從2月份勢頭看,寶馬仍然有望在逐鹿中取勝,兩個月的銷量也不足以代替全年,但卻顯示出奧迪在銷量上落后寶馬的差距整體上正在縮小。
 
  寶馬、奧迪和梅賽德斯-奔馳三家德系豪華車制造商都宣稱在2020年將居于豪華車銷量排行榜之巔,早先紛紛制定了200萬輛銷量目標,鑒于豪華車銷量增速趨勢,可能均將提前完成。
 
  IHS Automotive公司估測稱,2015年寶馬品牌仍將繼續領跑,預計全年銷量182萬輛,奧迪170萬輛,而奔馳160萬輛。其中奧迪銷量還較去年為低。
 
  變數何在?
 
  雷瑟夫將奧迪可能趕超寶馬的原因歸結于前者拓展部分細分市場,并將奧迪A1小型車作為例子。從兩家豪華車巨頭銷量結構上看,奧迪A1實際上對整體排名影響并不大。
 
  2014年寶馬品牌全球累計銷量1,811,719輛,對比2013年的1,655,138輛,同比增長9.5%。最暢銷的產品系列為寶馬3系,480,214輛銷量較2013年的500,332輛同比下跌4.0%。整個品牌銷量增長主要依靠新增的2系、4系、X4以及發布新車的X5拉動;主力車型中只有5系基本持平去年,1系、3系、7系都有所下滑。
 
  奧迪品牌2014年全球銷量1,741,129輛,對比2013年的1,575,480輛,提升了10.5%。最暢銷的產品系列為奧迪A4,含轎車、旅行車和Allroad總計327,570輛,去年340,439輛,下滑3.9%。奧迪去年并未新增產品系列,主要依靠奧迪A3、奧迪A6、奧迪Q3、奧迪Q5實現增長;與寶馬7系不同,旗艦奧迪A8取得了銷量增長。
 
    根據分析機構和蓋世汽車網整理,寶馬在研發投入、折扣預算方面開銷較大,可能導致利潤增長放緩,反過來從長期角度對銷量規模不利。
 
  2014年寶馬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0.3%至87.1億歐元,其預計在技術開發方面居高的開支將導致2015年利潤增速只有個位數,大致在5%至9%之間。寶馬2014年投入46億歐元,用于新車和技術開發,這意味著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比重達到5.7%,比寶馬原先預計的5.5%有所超出。
 
  換而言之,寶馬維持銷量冠軍的成本高于預期,這對于從長期角度維持龍頭老大地位將形成壓力。
 
  海外汽車行業有句老話“讓銷量飛一會兒,利潤照顧自個兒”(sales grow, profits look after themselves),形容追求規模為先,暫時不顧利潤。觀察人士認為該模式將不再奏效。
 
  在產品陣容方面,也有觀點認為寶馬品牌車型過多。2006年9月雷瑟夫成為寶馬集團CEO時,該品牌擁有18款跑車,而如今已經達到35款,數量幾乎增長一倍。原因是寶馬希望推動銷量增長“多生孩子好打架”,從不同的細分市場追逐份額。部分高管認同該觀點,MINI品牌CEO蕭紳博(Peter Schwarzenbauer)承認“汽車行業過于關于銷量規模”,為此MINI產品陣容進行瘦身,砍掉了轎跑和跑車型號。
 
  不過,寶馬面臨的問題同樣也讓奧迪、奔馳頭疼,幾乎所有的豪華車都在尋求相似的增長路徑:打造性能突出的車輛、向新興市場拓展,開發熱銷新車例如SUV等。
 

  隨著豪華車市場競爭加劇、各國排放油耗法規收緊,寶馬、奧迪和奔馳等豪華車制造商將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規模和利潤如何取舍和平衡,將是諸多廠商面臨的重大抉擇。最終也只有能夠均衡發展的車企可突出重圍,邁上金光閃閃的“王座”。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