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有多少企業被特種稅打了“秋風”

2015-03-31
来源:新京報

  最近,企業家吳海日前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出一封致總理的公開信《做企業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的文章紅遍網絡。

  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吳海以親身經曆吐槽基層政府部門的各種“任性”、吃拿卡要。一者,罰款的自由裁量空間太大,通過“疏通關系”,罰款就能少一大截;二者,各個部門之間對政策解讀不一,變相攬權,過了這家的審批,那家卻過不了,形成巨大的尋租空間;三是,在個別城市,企業還面臨著送禮打點、行政攤派問題,這被稱為“特種稅”。

  有的政府部門向企業收取“特種稅”,這種狀況表明,市場上的政商關系仍然未能很好地理順。

  吳海的這封信為什么能夠引起輿論的強烈共鳴?原因在於他在這封公開信中說出了企業家們普遍想說的心裏話,這就是對政府管理部門通過權力榨取企業利益的不滿。

  吳海在這封信中說道,他的酒店開業之後,每到端午、中秋、春節三節期間,在個別城市必須給一些相關政府部門和相關辦事人員送禮打點,他將這種送禮打點稱為“特種稅”。有一次交“特種稅”的“納稅”經曆讓吳海印象深刻,某市某部門把它管理的片區內所有相關企業都找來開會,說這個機構要做點事情,已經有哪些企業作了贊助,其他企業應該給多少,根據企業的大小來指派。

  對於“特種稅”,幾乎每一個企業都有切身體會。政府部門向企業收取的這種“特種稅”,其性質很清楚,是政府利用其管控市場的權力搞的不合理收費。對於企業來說,這種向政府部門的“納貢”只能打入經營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成為社會運行的成本。比如,吳海的企業在繳納了無法拒絕的“特種稅”後,他就只能將這種費用轉移到旅客的住宿開支中去。

  這種狀況表明,市場上的政商關系仍然未能很好地理順。當政府擁有對市場資源的支配權的時候,企業必然有求於政府,因此盡管企業對這種“特種稅”心存不滿,但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面對那些直接管著自己的政府部門提出的這種要求時,是不可能有力量拒絕的。實際上,企業在繳納這種“特種稅”時,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與某些政府部門越是打得火熱,能夠得到的市場資源就越多,即使企業經營出現侵犯消費者利益的問題,也能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蒙混過關。而一旦拒絕了有些政府部門的要求,即使嚴格守法經營也會處處遇到刁難,甚至丟失已有的市場資源。因此,“特種稅”的存在,本質上是以消費者利益的損失為代價的。

  為了切實地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各級政府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為企業降稅減費的政策,但是“特種稅”的收取,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降稅減費改革所應該達到的效果。要真正減輕企業負擔,一方面固然應該要求政府部門轉變作風,不再向企業亂伸手,但更重要的還在於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壓縮政府對市場資源的支配空間。當政府部門不再擁有這種權力的時候,它也就失去了對企業發號施令、任性“打秋風”的條件。 (作者:周俊生)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