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中國新藥研發遲緩源於仿製藥卖得太好

2015-04-01
来源:腾讯财经

  騰訊財經訊(楊楊)“儘管現在政府的資金有所增加,但風險投資等對創新藥的投資,還是非常缺乏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桑國衛在今天的第六屆中國醫療投資峰會(China Healthcare Investment Conference, CHIC)上說,對中國的創新藥研發,缺乏全產業鏈投資的私人投資,從天使投資到並購基金都缺乏。

  “長期看,中國肯定會有很多創新性的投資機會。”維梧投資(Vivo Capital)管理合夥孔繁建在接受騰訊財經採訪時說,但短期內他們對此表示審慎,“如果投的太早,風險太高。”維梧投資從2006年進入中國,目前其在中國的投資策略依然是以成長期的企業為主,而在美國則以投資創新類企業為主。

  VC/PE對新藥研發等醫藥早期項目的“興趣”相對缺少,創業企業也深有感受。信達生物創始人俞德超對騰訊財經解釋說,除了風險之外,國內的可投主體也相對缺乏。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行政策對醫藥的創新、研發形成了障礙。桑國衛在今天的論壇上指出,這包括:1,臨床和新藥註冊的時間過程;2)新藥沒有納入招標採購,社保報銷也沒有納入新藥。

  這肯定不利於中國醫藥對世界水準的追趕,業內人士表示,國內醫藥產業最早是以仿製藥為主,目前則專項仿製和研發結合。世界上賣的最好的10個藥品,7個是創新的生物藥;但在中國市場上賣的最好的20個藥品,都是中藥注射劑、仿製藥品和抗生素,沒有一個創新藥。

  “中國醫藥未來要走向哪裡?”綠葉製藥創始人劉殿波認為,必然要走向創新。“企業的產品結構決定了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他指出,中國鮮少有100億美元收入規模的藥企,而全球前五大藥企中,2014年的最低收入就高達360億美元。

  中國醫藥產業的現有結構,也被認為是去年以來醫藥產業整體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速的影響,在國外則是整體預算緊縮的形式下,公司在歐洲存在很大的定價壓力”。劉殿波甚至認為,中國醫藥行業的冬天才剛剛開始:中國藥企早期的成本、價格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同時新的競爭優勢還沒有建立。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