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公開藥品底價推動藥價改革?

2015-03-31
来源:南方日報

  背景事件

  正方 公開底價有推動作用

  衛柏興從1997年開始從事醫藥銷售職業,并在2011年創立了“降藥價網”。在該網站上,共列出含70多萬種藥品零售價、出廠價的比對清單,同時也列出了藥品名稱、規格、劑型以及生產廠家。其中,有不少藥品的零售價是出廠價的七八倍。例如,一款頭孢尼西注射劑,每支0.5g的規格零售價為32.8元,而出廠價僅為4.9元;同樣,片劑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常用藥,162.5mg×7的規格零售價38.07元,出廠價為4.75元。

  衛柏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降藥價網在全國各個省市共設有40個數據采集點,包括醫藥公司、連鎖藥店、個人代理和藥廠的業務員。有一部分數據是降藥價網花錢買來的。“我們已大約花了幾十萬來購買藥企的數據,手里有非常多的藥價單。按條收費,根據傳真數量不同,我們可能每月要花費八千元。”衛柏興表示,來自藥企的價格數據大約占全部的60%。

  河南輔仁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文臣曾指出,藥品價格在醫改中最敏感、最復雜。藥品出廠價包含約15%至20%的提成,是業內潛規則。藥價虛高,是在藥品流通環節中層層提高的。最終,患者從醫院拿到的藥價更高了。中歐國家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雖然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官方公布的數據,但據估測,藥品零售價比出廠價高出5到6倍是普遍現象。

  “我做這個事的目的,主要是想還原藥價真相,拒絕高價藥,呼吁我的同行把藥價的線索公布出來,讓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以后,回過頭來對行業起到監督作用。”衛柏興如是說。有專家則表示,降藥價并不是一低到底,而是要讓藥價趨于透明和合理。只有藥價在陽光下運行,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優化藥品定價機制,才能做到讓老百姓、醫院、藥品生產企業等各方都滿意。

  反方 無益于藥品價格改革

  衛柏興將藥品底價赤裸裸公布在公眾面前,這對大眾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卻遭到部分藥企人士的反對,稱他這樣做無益于藥品價格改革。

  目前,我國對藥品實行三種定價形式: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目錄的藥品及少數生產經營具有壟斷性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由財政購買免費向特定人群發放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目前約有100種,占已批準上市藥品數量的0.8%;其他藥品實行政府指導價,具體形式為最高零售限價,約2600種,占22%左右。除上述共2700種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藥品,其他77%的藥品此前已實行市場調節,由企業自主定價。

  東盛集團董事張斌認為,如果公布所謂的藥品“底價”是唯低價是取,那么這種做法只考慮到藥品的原材料成本,置研發及創新成本于不顧,這種做法無益于藥品價格的改革,還有可能引發經典配藥的短缺。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認為,藥價虛高問題主要出在招標環節。一些藥企在上報藥品零售價時,不僅已將專利、獨家研發等成本囊括進去,甚至還包括了二次議價、醫院醫生收取回扣的成本。有專家認為,如果藥價形成階段的招標采購機制不改,就仍是處于行政主導之下,而招標可能不斷把經典、實用的低價藥趕出市場,合法合規地給穿著“特殊外衣”的髙價藥騰挪空間。藥品價格改革方案應該和招標制度、醫保支付價格方案一起配套進行,還要有公立醫院改革來配合。

  據了解,藥品價格放開的具體意見已經上報國務院審批,預計發改委將于今年4月份會同各部門聯合簽署出臺文件,文件內容基本等同于意見稿內容,即放開絕大多數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管控,目前只保留精麻毒放(精神藥品、麻醉藥品、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及低價藥的價格管控。

  在我國藥品市場上,由于沒有公開的確鑿數據,哪怕一些行業內的專家也難厘清藥價究竟有多少水分,這更成為百姓、行業外人士不甚了了的灰色地帶。近日,自稱“草根”藥改行家的衛柏興,撕開了藥價的“神秘面紗”,70多萬種藥品零售價、出廠價的比對清單被其在“降藥價網”上公布,部分藥品的價差高得令人咋舌。

  按照衛柏興的說法,“其實藥價在行業里一直是透明的,只不過我們把這個行業都明白的事公布給公眾而已,價格(數據)真實可靠沒有任何問題。”而在此前不久,廣西花紅藥業董事長韋飛燕語出驚人,聲稱九成藥品都有降價空間,價格砍掉一半毫無問題。

  一時間,藥價虛高的話題再度被推到醫藥改革的聚光燈下。那么,曝光藥品底價,是否能夠促動藥價改革呢?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藥價在陽光下運行,可以推動優化藥品定價機制;但在另外一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樣做無益于藥品價格改革。

  記者點評 藥價改革需要機制性平臺

  藥品價格是涉及到醫院、藥店、藥企、醫保基金、患者多方利益的事,近十年來,國家發改委曾對藥品進行了20多次降價,但藥價虛高的囧狀卻一直沒有得到改變。究其原因,矛頭多指向現行的藥品價格制度,其被指存在諸多不足。藥價改革要想成功,需要一個機制性的平臺,按市場機制的原則辦事。

  南方日報記者 趙兵輝 實習生 廖蓮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