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歐洲版量化寬松初見成效

2015-04-02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評論員 費雪

  無論有用沒用,總得試一試。這是政治的原則,不僅使得美國一而再再而三推出量化寬松,也是歐元區量化寬松的重要理由。如今看起來,歐洲央行[微博]行長“超級馬里奧”德拉吉的努力似乎有了成效,歐元區復蘇跡象出現。

  首先,從最新數據來看,歐元區通縮風險正在降低。根據歐盟統計局3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份通貨膨脹率初值為-0.1%,2月份為-0.3%,1月份為-0.6%,呈現逐步好轉的跡象。其次,疲軟多年的歐洲經濟增長呈現勢頭良好,歐元區3月份經濟信心指數創最近一年的最好水平。以德國為例,不僅3月制造業PMI向好,IFO商業景氣指數、GFK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數據也達到十余年來最佳。

  最后,實體經濟的變化也帶動資本市場向好,歐洲股市上漲幅度甚至好于此前看多者的預期。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國股市的不確定性增加,更多資金流入歐洲。全球基金經理目前對于歐洲資本市場的看多熱情達到歷史高位,根據美林的一份最新報告,調查中超過六成基金經理認為,未來一年他們最想投資的地區是歐洲。

  老歐洲為何重煥青春?首先自然是量化寬松。一直擔心“日本化”的歐洲對于通縮風險分外小心,歐元區量化寬松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抗通縮。從這個意義而言,歐元區量化寬松的初期表現可以說超出預期,給人驚喜,但也值得注意的是,歐洲還沒有完全擺脫通縮的陰影。其次,量化寬松是一劑興奮劑,但是并不是唯一因素,歐洲經濟回暖的原因除了量化寬松之外,還有美元強勢之下歐元的貶值,其他拉動因素也包括油價下跌以及經濟周期因素。最后,細究歐洲經濟數據向好的一面,也應該看到其中存在的內在矛盾,區域經濟的不平衡仍舊存在。希臘的問題仍舊懸而未決,而德國仍舊是量化寬松的最大贏家,甚至德國薪酬提升也被認為是這輪歐洲經濟變化的一大推手。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地區不平衡是歐元區經濟結構性問題的重要癥結。

  值得正視的是,歐洲經濟的老問題依然膠著。目前歐洲失業率雖然有所降低,但是仍舊在11%之上,這意味著接近十分之一的仍舊在失業;與此同時,從個人層面到國家層面的不平等仍舊在擴大,這將成為歐元區分裂與離心力的社會根源。此外,歐洲人均收入水平尚未完全恢復,雖然英國剛剛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最好水平,但其他國家則仍舊低于此前的水平。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七八年,加上未來一兩年的掙扎,這意味著歐洲將不折不扣地經歷“失去的十年”。

  歐洲如果要更加起色,就必須做出更果斷的改革。量化寬松可以買一些時間,但是不能代替痛苦的結構治療。畢竟,歐洲經濟疲軟,固有原因在于經濟結構問題,如福利負擔、創新不足、區域不平衡等因素,如今寬松貨幣政策可以為經濟金融提供更多造血功能,但卻不能代替歐洲經濟自身的結構改革。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