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无人驾驶车渐近 群雄逐鹿车联网

2015-04-2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人與車之間的關系,將會因各種高科技產品和車聯網概念的融入而發生改變。大黃蜂汽車對主人公Sam無微不至的“呵護”,每天按時按點自動駕駛接送Sam上學下學,并且在木訥的Sam約會時識趣地自動打開音響放上一段浪漫的音樂,這一幕幕或許不只是出現在《變形金剛》電影中,而是隨著人們對智能汽車研發的深入在某一天變為現實。

 
  汽車與互聯網+的“聯姻”,將讓車與車、車與路、車與行人、車與乘客,通過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互,讓汽車、交通甚至公路都更加智能化。在這樣一個汽車互動連接的世界,汽車能夠立即“看到”或者“感官”到道路上的其他汽車,基于網絡連接性,未來汽車駕駛的道路將更具安全性,駕駛員將不再局限于他們的視野觀測范圍,屆時汽車的智能性可以與其他汽車進行“溝通對話”,從而避免碰撞事件發生。此外,車聯網還將人帶入更加豐富多彩的汽車世界。
 
  群雄逐鹿
 
  4月14日,樂視正式對外發布升級的全智能終端UI系統——EUI(EcoUserInterface,用戶生態交互系統)。最初,樂視智能終端只有盒子和超級電視,樂視針對大屏打造了一套LetvUI系統,不過,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而是決定在LetvUI系統之外,開發出基于同一個樂視云平臺的手機UI系統和汽車UI系統。樂視在1月份“定義未來”發布會上推出首款智能汽車UI系統——LeUIAuto版。面對著外界對樂視造車的質疑與嘲諷,賈躍亭3個月后再次將LeUI系統升級為EUI.
 
  作為全球首個生態UI系統,EUI超越了硬件的限制,是一個縱貫生態、橫跨終端的交互中樞,它統一覆蓋樂視TV端、手機端、汽車端,更加強調同一個樂視生態下的互聯互通、無縫連接,實現手機、電視、PC、汽車甚至電影院大屏幕的聯動。雖然這套系統距離賈躍亭實現造車夢尚有一大截距離,但這并不妨礙樂視在車聯網系統上“搶位”。賈躍亭稱,EUI大大優于蘋果純電動車icar封閉的UI系統。樂視在未造出超級車之前,先以作為互聯網智能汽車核心競爭力的神經系統UI系統挑戰蘋果icar和特斯拉,樂視合作伙伴北汽搭載樂視神經系統的第一款車型將于上海車展亮相。
 
  不僅樂視,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在內的互聯網三巨頭已全部參與車聯網系統爭奪戰。騰訊去年發布過路寶盒子,實現汽車與手機的互聯;阿里巴巴去年4月花費15億美元全面收購了高德軟件,被業內認為阿里已經將觸角伸向汽車領域,3個月后與上汽集團簽署“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百度在去年4月北京車展期間發布了智能互聯車載產“CarNet”,在百度副總裁劉駿看來,汽車就好像當年的手機,聯網以后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
 
  上汽、廣汽、東風、長安等汽車集團也紛紛跨界合作布局車聯網。廣汽集團已與廣東移動合作,在其廣汽傳祺部分車型的汽車上安裝了車聯網應用,用戶可以實現遠程控制汽車啟動、鎖定、查看行車數據、控制空調等功能。上海通用則與中國移動達成合作,接下來將合作推出首款搭載車聯網產品的凱迪拉克車型,中國移動將于2015年大力發展車聯網產品業務,預計2015年發展的4G車聯網用戶數量將達到百萬級,未來服務超過400萬輛上海通用的車型。
 
  東風及長安則共同選擇了高呼也是互聯網公司的華為跨界合作。其中,東風與華為跨界合作分三步布局車聯網:第一階段,華為為東風開發WindLink產品和服務,該系統通過有線與無線兩種方式實現手機車機的雙屏互聯;第二階段,雙方共同在車聯網方面規劃未來合作產品,實現車-人、車-車、車-云之間互聯互通,實現車輛互聯的智能化;第三階段,雙方共同研發智能汽車,通過輔人階段、擬人階段和共生階段,最終實現具有情感化自動駕駛的智慧汽車。
 
  安全問題待解
 
  在東風與華為尚未造出無人駕駛汽車之前,已有多家企業搶先。谷歌不時將無人駕駛汽車的最新進展公之于眾,該公司無人駕駛汽車已在路試,并于去年底稱五年內將無人駕駛技術推向市場。國內上汽集團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將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展示無人駕駛汽車。上汽集團將圍繞“互聯網+新能源+X”技術組合,努力成為行業的領導者。“X”指的就是目前尚不能確定,但未來可能會成為主流技術的前瞻技術。
 
  智能駕駛項目總工程師劉奮稱,上汽將展示的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智能駕駛汽車,不需要司機,而是自己用“眼睛”(攝像頭和雷達)觀察周圍環境,靠“大腦”(控制軟件)指揮,用“四肢”(油門、剎車、排擋、轉向等)來實現移動。在時速60~120公里的工況下,它已經初步實現遠程遙控泊車、自動巡航、自動跟車、車道保持、換道行駛、自主超車等智能行車功能,“想象一下,也許就是三五年,我們出行是這樣的:輕輕一按手機,車輛自動駛出停車位,開到身邊;在路上,車子能自動規劃路線,能根據道路情況自行加速減速,能規避障礙物,能自動換道、超車、保持車距;到達目的地后,再輕輕一按手機,車輛自動尋找附近車位并完成停車。”
 
  車聯網的出現,為汽車制造、內容提供和移動通信等領域帶來產業升級機遇。與此同時,國家政策也鼓勵互聯網企業與新能源汽車展開緊密的合作,國務院辦公廳去年7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第十二條提到: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模式創新中的應用水平,鼓勵互聯網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和運營服務,加快智能電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帶來更多便利和實惠。
 
  車聯網“無人駕駛”時代快來了嗎?面對著車聯網“熱潮”,也有業內人士對此潑冷水,認為車聯網的概念更多還是停留在“汽車信息娛樂系統”階段,包括網絡電臺、智能車載導航、遠程車況診斷、自動獲取數據信息和發送駕駛數據到保險公司、語音和手勢識別等,技術、市場、標準、商業模式等方面尚有欠缺,整個行業還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
 
  其中,安全等問題成為車聯網技術的主要屏障。思科智能車聯網設備負責人AndreasMai表示:“智能家居中的無線鎖、無線攝像頭,現在都非常脆弱,而車聯網也同樣如此,我們需要從CPU到聯網設備各級別的安全,包括所有車輛,這樣才能用來防止云端的網絡犯罪。”
 
  此外,備受爭議的還有“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據報道,美國加州官員未能修改無人汽車駕駛監管規定,這一修改仍然無期,在無法證明安全性之前,無人駕駛汽車難以獲得上路的“牌照”。谷歌和其他汽車廠商都希望親自進行安全測試,以證實具體效果。2014年9月,加州機動車管理局出臺了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規定,允許包括谷歌、奔馳、奧迪在內的無人車上路測試,但該機構卻遲遲未能設計出一種方法來評估無人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的安全性。無人駕駛車在我國或將面臨同樣的問題,技術安全性的證明以及相關交通規則重新制定等需要一定的過程。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