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中國制造:做大之后如何做強

2015-04-23
来源:中國經濟時報

  湯玉祥在中國客車界幾乎無人不曉,作為宇通客車董事長,他帶領宇通客車21年實現了銷量87倍的增長,連續四年奪得全球客車銷冠,而他給本報記者的印象卻是非常低調、謙虛和謹慎。在制造業摸爬滾打多年,湯玉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制造是國家的一種能力”。

  在湯玉祥看來,在客車制造領域中國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部件乃至整個零部件制造能力,與先進國家相比都還有差距。事實上,中國很多行業的情況也都非常相似,中國制造正走在由大到強的路上,而且這條道路可能還很漫長。

  制造升級要解決產業鏈問題

  湯玉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當前中國制造面臨的挑戰不小,“中國現在連工業3.0都沒走完,我們甚至還在工業2.0階段,工業4.0很艱難。”但他同時指出,現在國家提出的“工業4.0”、“中國制造2025”都是做強的內容,證明國家非常重視和支持中國制造的品質提升,目標和決心是空前的,這是中國制造發展的一個良好機會。

  在汽車行業,中國在轎車領域走的是引進國外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采用合資模式,國有企業肩負著發展自主品牌的重任,30年下來,中國在這一領域仍然差距較大。相對來看,中國客車產業卻異軍突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4年,中國客車共出口8.39萬輛,同比增長28.0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8.55個百分點;出口量占當年銷量比重為14.69%,比上年高出2.76個百分點;出口國家從2013年的144個增長至155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客車生產國。

  從宇通的發展情況看,1993年,宇通還只是個年銷量不足700輛的小工廠。2014年宇通以61398輛的客車銷售業績連續12年位居中國客車市場第一,連續第四年蟬聯全球客車產銷量第一,全球每售出10臺大中型客車中,就有一臺是宇通客車。

  “這些年宇通是怎么發展成為全球第一的?”面對這樣的問題,湯玉祥臉上并沒有得意的神情。“我們沒有做到全球第一,可能某個指標做到了,也可能一不小心又下去了。”對于外界看到的宇通種種榮耀與光環,湯玉祥有清醒的認識。

  湯玉祥舉例說,輕量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前些年在這方面宇通就沒有做好,不過,宇通在這一高端市場研發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他看來,制約中國制造升級的關鍵因素是產業鏈的整體實力,包括基礎原材料、零部件,哪一個環節弱了都不行。“現在客車零部件的狀況和投入非常令人擔憂,拖了行業的后腿,必須要補課。”湯玉祥說。

  做大之后如何做強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市場本身很大,中國企業做大相對來說并不是很難——譬如可以通過兼并重組迅速做大,難就難在做強上。在前不久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剛進入快速上升時期,總體來說,中國企業走出去還處在起步階段。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保育鈞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時間并不長,特別是民營企業走出去是入世之后的事情。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很快面對新的形勢,我們準備不足。

  從宇通的實踐來看,湯玉祥找到了一條文化做強的道路,形成培育和激勵正能量的機制。“在宇通我的一個樸素的想法是形成一種正的文化、風氣。宇通的隊伍、文化、風氣、作風比任何一個團隊要好得多,這是‘打天下’的基礎。”湯玉祥將宇通取得的成績歸結為“有好的隊伍和文化”。宇通的核心價值觀是“崇德、協同、鼎新”,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員工為中心,努力創造公平、公正的管理環境。在宇通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三個不”,即不讓員工過不去日子,不讓員工和家屬看不起病,不讓員工孩子上不起學。同時,對在孝敬父母、誠實守信上有問題的員工絕不容忍。

  實踐證明宇通最初的認識是對的,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個國家沒有向心力、凝聚力行嗎?我們企業做了,國家更要這么做。”湯玉祥說。

  前段時間,中國消費者在日本搶購馬桶蓋、電飯鍋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另有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給中國制造上了生動的一課,中國企業必須更加重視產品質量,更加重視創新,需要向德國等制造強國學習,學習這些國家制造行業追求極致和完美的精神。

  湯玉祥認為,現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國制造”走出去迎來了空前的契機。不過,很多發展中國家購買力有限,中國產能又過剩,應該創新經濟貿易模式,可以拿中國生產的產品去換取當地的資源,但單個的企業可能沒法做。應該由國家出面,聯合更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樣更容易打開海外市場。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