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政改方案包容性史上最高

2015-04-28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副總干事新界青聯智庫召集人沙田區議員 李世榮

  基於歷史的原因,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華洋共處、東西共融,一直以來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因素之一。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也一直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近年來,社會風氣轉趨負面,有人動輒以粗口、狙擊、甚至暴力來解決問題,「包容」似乎成為一種奢侈。有人認為,政府的政改方案是「篩選」,但恰恰相反,政改方案所展現的價值,就是香港近年最缺乏的素質——包容。

  確保特首照顧少數界別

  所謂「包容」,就是無論對方力量多麼微小,你都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說,外傭在香港是處於經濟弱勢的一群,但星期天她們一同聚集在空曠地方,唱自己的歌、跳家鄉的舞、聊本國的事,都沒有任何人阻止,香港人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又如宗教,香港的佛教徒、道教徒各占一百萬左右,但只有幾萬信徒的印度教和錫克教仍然可享宗教自由,有自己敬拜祈禱的地方。

  之所以說政改方案展現出「包容」,首先可以從提名委員會的設計上看出。提名委員會由1200人組成,并按四大界別共38個界別分組組成。舉例來說,會計界、法律界、醫學界占香港經濟的份額較中醫藥界、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大,但他們的提名委員數目是一樣的。雖然道教、佛教的信徒較眾,但他們的提名委員數目也與回教、孔教一樣。加上特首參選人需要得到過半數提委支持,這樣就確保了特首候選人必須照顧少數界別的利益,不能只偏向主流的界別,從而造到最大的包容及對少數群體的最大照顧。

  泛民可獲更大出閘機會

  此外,從「委員推薦」的數目上限來說,是次政改方案也展現出最大的包容。過往特首參選人可獲選舉委員會的提名無上限,換言之最少可以只有一個人參選,可能會造成某一候選人壟斷的情況。是次政改方案首次提出每名參選人最多只能取得240名委員推薦,令更多參選人有機會取得委員推薦,從而在是次選舉中提出更多訴求,令更多界別的權益得到關注及保障。

  最后一點,在是次政改框架下,不同政見的人士,尤其是泛民主派的參選人,會獲得更大的出閘機會。在提名委員會的框架下,提委當選是基於界別利益,由於提委必須至少投選兩名參選人,只要泛民或建制的參選人能保障他們的業界利益,提委大可以既投泛民、也投建制,令泛民參選人出閘機會大增。比起以前選委只能提名一個參選人及投票給一個參選人,這種做法令特首選舉的競爭性大增。

  謾罵、攻擊、傷害成為近年香港政壇的寫照,某些政治人物動不動就反對政府或中央的主張,方案未出爐就已經將方案標籤為「篩選」或「假普選」,實情卻是,如果是次政改方案得到落實,將是自港英時代以來,香港最具包容性的行政首長選舉。如果方案被否決,究竟是誰不包容誰呢?相信市民的雪亮眼睛會看得一清二楚。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