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體熱炒了許久的“習朱會”終於塵埃落定。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朱立倫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
去年,國民黨“九合一”選舉落敗後,朱立倫臨危受命,從馬英九手中接下一個人心渙散、難挽頹勢的“百年老店”。這個上任不足4個月的國民黨當家人,便被推向曆史的聚光燈下。除了“習朱會”這一看點,人們還想知道,朱立倫對兩岸關系有著怎樣的理解?他又能為國民黨帶來什么?
不做“馬英九2.0”
在朱立倫接手國民黨前,有人就給他貼上“馬英九2.0”的標簽,擔憂他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馬英九,重蹈覆轍。而朱立倫和馬英九確有不少共同點:相似的出身、同樣的教育背景和儒雅的氣質。
和馬英九一樣,朱立倫也是“外省二代”。他的父親朱樟興是浙江義烏人,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到了台灣,後與桃園大溪望族林家小姐林桂結婚。1961年,朱立倫出生在桃園八德市。讀小學時,他搬到八德眷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裏住著不少大陸去台的軍人。朱立倫從小耳濡目染,聽過很多國民黨的故事。這段經曆無疑影響了他之後的政治立場。
朱立倫起初並無意從政。1979年,他考入台灣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取得金融學碩士和會計學博士學位。1992年,朱立倫返回台灣大學任教,4年後成為該校最年輕的教授。不過,在父親和嶽父的勸說下,他最終棄教從政。1998年,朱立倫當選“立法委員”,跨入政界。
朱立倫的政治仕途稱得上一帆風順。2001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力排眾議提名40歲的朱立倫參選桃園縣長。朱立倫成功當選,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縣長。他後來在自傳中回憶,能當選還要感謝馬英九,“要不是他1998年用好形象、高學曆打敗了民進黨的‘明日之星’陳水扁,國民黨還不知道可以用年輕的一代,來突破傳統。”
2008年,朱立倫得到馬英九重用,出任國民黨副主席。2009年9月,因為“八八風災”救援不力,以“行政院”院長劉兆玄為首的“內閣”集體辭職。朱立倫被召入吳敦義“內閣”,出任“行政院”副院長。2010年,他在新北市長選舉中,擊敗蔡英文成功當選。去年的“九合一”選舉中,朱立倫又成功連任,為國民黨保住“一市”。
在一次接受采訪中,朱立倫笑言,比起主席和縣長,他更喜歡別人叫他老師。與朱立倫接觸過的記者也稱他是個“溫文儒雅的學者”。這份書生氣也常被媒體拿來和馬英九比較。不過,朱立倫並不太認同:“我的個性跟馬英九天差地別。”
台灣有媒體評價朱立倫“兼具學者的理想與政客的身段”。和馬英九信奉“君子不黨”、要做政壇“不粘鍋”不同,朱立倫身段更柔軟,在政壇極少與人交惡。在一次民調中,朱立倫的聲望超過了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他立即擺出“尊吳”的低姿態,令外界無文章可作。
朱立倫的母族大溪林家立場偏“綠”,出過多位民進黨籍的官員。這樣的成長背景,使得朱立倫很善於處理人際關系,知道如何溝通和尋求共識。與朱立倫共過事的國民黨“立委”朱鳳芝說,他“是個非常聰明、有能力又有方法的人”,“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該講的話會講,不該講的話不講”。就連以“大嘴敢言”著稱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與朱立倫會面時也說,“我跟你合作沒問題,容易多了”。
希望認識我們“新一代”
朱立倫此前曾三次訪問大陸。第一次是1995年,他以台灣大學副教授的身份,到北大進行短暫的交流訪問。第二次是1998年,他作為北大客座教授參加該校百年校慶。因為前兩次都是以學者的身份來訪,所以並未引起過多關注。而11年之後,朱立倫第三次訪問大陸,則是另一種情形。
2009年5月,時任國民黨副主席的朱立倫率團到福建廈門參加首屆“海峽論壇”。盡管當時朱立倫的知名度遠比不上馬英九,但這張略顯新鮮的面孔還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一位參加過海峽論壇的人士告訴《環球人物》記者:“朱立倫不管走到哪裏都會被媒體圍堵,他的行程很趕,即使約好的采訪活動也只能縮短。”而他的言行也給媒體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思維敏捷,出口成章”“極少說廢話,講話很謹慎,滴水不漏”“圓潤通透,為人親和”等,都是《環球人物》記者在采訪中多次聽到的評價。
在論壇開幕致辭中,朱立倫說:“60年的分割,上一代的沖突對抗,應該要結束了,讓我們這一代,讓我們的未來選擇共同發展,共創雙贏。”兩次“我們”意味豐富。而在隨後接受采訪時,他解釋國民黨派他來的原因:“也是希望讓大陸能夠認識我們國民黨新一代這些朋友,讓大家能夠共同來交流。”從“新一代”的表述中看出他對未來的期許。
事實上,朱立倫在兩岸關系上一直比較積極、務實,也不乏前瞻性的理念。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院副研究員張順告訴《環球人物》記者,在擔任“立法委員”時,朱立倫就提出不少新想法。當時,台灣當局每年在安置和遣返大陸偷渡客的問題上會有不少開支。朱立倫在“立法院”做質詢時提出,應該開放大陸新娘到台灣工作,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到台灣工作。張順說:“他那時就對陸資入島,開放兩岸觀光表現得非常積極,呼籲台當局應該放手讓兩岸市場自然地融合分工,調整戒急用忍的舊思維,促進兩岸的互利和共榮。”
當時還是民進黨執政,這些想法無法落實。但在主政桃園縣後,朱立倫有了實現理念的土壤。其間,他積極從大陸招商引資,不僅派官員來大陸,還在桃園縣舉辦展銷會。2008年兩岸開放直航後,朱立倫更是親自接待赴台考察的企業家。他還打造專門對大陸團體的觀光項目,建設“兩蔣文化園”。他請來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設計商品,親自上陣當導遊,錄推廣視頻。
在兩岸交流上,朱立倫最值得一提的是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參與和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FCA)。在促進兩岸的互利共贏上,朱立倫扮演了重要角色。
站在曆史的節點上
這次“習朱會”,是2009年以來國共兩黨領導人的首次會面。2005年,國共兩黨領導人首度破冰完成跨越60年的握手,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赴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實現曆史性會晤。“胡連會”之後10年,國共領導人僅有兩次會面,分別在2008年5月和2009年5月,時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胡錦濤總書記的兩次“胡吳會”。
朱立倫此次大陸行,也受到民進黨的阻撓,稱他未按規定申報細節。不過,他積極應對,如期來訪。在預定的行程中,朱立倫除了參加“國共論壇”外,還會去上海複旦大學演講、到北京大學與兩岸青年座談,闡述他對青年議題的看法。此外,朱立倫會與近百位台商進行座談,並前往香山碧雲寺,拜謁孫中山衣冠塚。
不少台灣媒體把“習朱會”看作國民黨觸底反彈之後的突破點,認為國民黨希望通過“習朱會”給民進黨施壓,利用當前國民黨唯一的優勢“兩岸牌”扭轉頹勢。
不過,擺在朱立倫面前的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去年“太陽花學運”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就躺在“立法院”,無法繼續審議。隨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盡管受到民眾的歡迎,卻遭遇了不和諧聲音。在高雄時,張志軍的座車受到“台獨”分子攻擊。這一過激行為遭到島內輿論的強烈譴責,認為丟了台灣同胞的臉。有台灣媒體也批評馬英九當局在事後未采取實質性的修補措施。因此,如何通過這次會晤,把彼此松脫的關系重新聯合起來,並進一步向前發展,是朱立倫亟待解決的問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張文生告訴《環球人物》記者,雖然國民黨希望通過國共兩黨領導人的見面,扭轉其頹勢,但當前最主要的問題不在兩岸關系,而是島內政黨惡鬥造成的政治困境,以及經濟衰退引發的百姓不滿,主要的障礙在台灣內部。國民黨需從島內政治、經濟及民意等方面下手,才能解決問題,僅靠兩岸關系改善來根本扭轉國民黨面臨的困局不太容易。
但同時,張文生認為,國民黨確實可以通過“習朱會”來告訴台灣百姓,兩岸關系發展到今天,是國共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與國民黨的執政息息相關,跟國民黨的政治路線緊密相聯。而“習朱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延續了國共交流的政治基礎,鞏固了“國共論壇”這一重要的兩黨交流機制。只要有這樣一個平台存在,兩岸就能有一個成熟和穩定的交流通道,保證溝通的順暢。這對於穩定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十分關鍵。
10年前,在經曆兩次敗選後,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跨海而來,開拓了10年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10年後,背負國民黨重任的朱立倫,同樣站在曆史的節點上,這既是傳承,也是發展。朱立倫能跨越什么,會帶來什么,曆史將記錄下來。
作者:《環球人物》記者 鄭心儀,駐台北特約記者 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