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來的17個交易日,滬膠主力1509合約從12205元/噸開始上漲,最高漲幅達24.7%,成為2011年橡膠(14885, -95.00, -0.63%)走“熊”以來最有力量的一次反彈。大型橡膠生產商擬聯合提高售價成為此次上漲的直接推動力,筆者認為,超過半年的低價盤整已然損害到生產商的利益,他們聯合挺價并不稀奇。不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滬膠的波動率或會因較多的干預而加大。
事件始末
4月22日有消息稱,包括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商——詩董橡膠公司在內的大型橡膠公司均計劃大幅上調產品售價。這九家來自泰國和印尼的橡膠生產商決定在下半年聯合上調橡膠售價,并拋棄緊盯SICOM指標膠價的定價系統,不再向該交易所交割橡膠。此外,詩董方面表示,如果此前宣布的措施不能提升橡膠價格,那么公司計劃將橡膠產出再削減10%,相當于減產10萬噸。
4月28日印尼官方消息稱,印尼橡膠協會向印尼商務部正式寄送了旗下六家加工廠會員中止向貿易商銷售貨物的函件,涉及年橡膠加工能力225.4萬噸,占印尼年產量的73%。
去年四季度以來,膠價超過6個月維持低位區間振蕩態勢,“熊”市末期特征使得原料端價格呈現明顯的抗跌性,從上到下的價格節節倒掛,盤面進口利潤持續為負。以詩董、泰橡、海膠、中化、GMG、Halyson六家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型生產商,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財報均顯示出嚴重虧損。小型加工企業的生存狀況只會更差。
在橡膠現貨貿易中,多數大型輪胎制造商為保證采購數量和質量穩定性,采用長期定價,以SICOM近月合約價格為基礎,加上一定升貼水,決定其下個月發貨的合同價格。因此,加工商利潤被大幅壓縮后,自然急于擺脫當前全球天然橡膠長約定價的SICOM基準。
后續影響
泰國和印尼的橡膠生產商聯合上調銷售報價,短期內確實能抬升期現貨價格,且可能對中國市場的貿易格局產生一定影響,后續貿易商的操作會變得更為謹慎。
不過,聯合挺價行為在持續支撐膠價方面,面臨著諸多考驗。
其一,5月以后新的割膠季即將來臨,膠價反彈到一定高度后,聯合挺價的工廠內部難保不會出現搶先出貨占領市場份額的現象。且新膠上市前的相對高價無疑為泰國政府消化30余萬噸庫存提供了有利時機。
其二,國內下游全鋼胎和半鋼胎企業開工負荷已經回升到位,下游小旺季也基本結束,開工繼續回升的力度較弱,且后續可能再次面臨消耗輪胎庫存的問題。因此,即便上游貨源確實緊張(部分貿易商反映外盤煙片貨源稀少,美元標膠價格上漲迅速),面對生產商的聯合挺價,貿易商的采購積極性也會受限。說到底,市場結構仍對買方有利。
另外,從筆者在云南產區的調研情況來看,割膠開始的時間比往年延遲了一到兩周,膠農對后市預期悲觀,膠水的供應量卻明顯增加,客觀上增加了滬膠標的全鮮乳膠的原料供應。保值需求的增加也會拖累盤面走勢。
綜合來看,橡膠價格在經歷四年多的下跌后,進入“熊”市后半段,從種植到加工,再到貿易環節,都是傷痕累累。市場規律并不會因此變得“仁慈”,參與者從自身利益出發,任何行為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價格走勢終要回歸供需層面。在明確轉勢的信號出現前,市場的諸多干預措施只是在加大價格波動率。(作者單位:永安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