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舉世矚目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就要舉行了。今年的閱兵非同一般:從歷史的角度說,正好趕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從現實的角度說,目前的俄西關系非常特殊,俄羅斯正處於被歐美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懾的特殊關頭。在此情況下,凡是有現實政治功用的歷史因素都會被俄羅斯盡量利用。今年的閱兵式的聲勢也因此特別浩大,超過60周年及65周年的規模。據俄羅斯國防部新聞中心透露,本次閱兵式將有超過16500名士兵、近200輛重型軍事裝備和近140架直升機與飛機參加,是俄羅斯現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好漢也提當年勇
世界上舉行閱兵式的國家很多,但一般都在國慶日這天舉行。而俄羅斯的閱兵式卻在5月9日及11月7日舉行。而這兩個日期都與二戰有關:前者是二戰勝利紀念日,后者則是紀念1941的紅場閱兵。那年的11月7日,幾十萬納粹德國軍隊兵臨莫斯科城下,英勇的俄羅斯兒女沒有顯露出絲毫的怯弱,計劃中的紅場閱兵按期舉行。閱兵式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參加完閱兵式的官兵直接開赴戰場,對最終戰勝納粹軍隊起到了重要作用。從那以后,「紅場閱兵」就成為蘇聯(俄羅斯)政治生活中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近年來,紅場閱兵已經成為人們印象中的莫斯科的一道風景:那些雖然齒缺鬢白卻依舊精神矍鑠的二戰老兵,那整齊劃一、如麥田般的軍人方陣,那呼嘯而過的「蘇式」與「米格」系列戰機,還有觀禮臺上看似表情淡定、實則難掩自豪與驕傲的俄羅斯總統與總理,再加上不時閃現的應邀觀禮的外國政要,已經通過電視畫面印在各國觀眾的腦海中。
俄經濟外交雙陷困境
不過,正如歷史學家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俄羅斯對歷史的紀念當然也有現實考量。就以這次閱兵式為例,目前俄羅斯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是:國內經濟因油價大跌及歐美制裁而陷入困頓,外部與美歐的軍事對峙則日益激烈,雙方的較量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就在5月4日,北約國家三批次軍事演習在歐洲拉開序幕,總計有11國約2萬兵力參演,演習計劃持續到5月15日,與俄羅斯二戰慶典唱對臺戲的意味極其明顯。俄羅斯當然也不是吃素的,甚至采取了以攻為守的策略。最近一年來,俄戰機屢屢逼近北約領空,北約戰機頻頻起飛攔截。
凸顯正義形象 展示軍事肌肉
在此情況下,俄羅斯舉行規模空前的閱兵式,除了對內提振國民士氣外,外交上的考量也非常突出。首先,俄羅斯要借過往的歷史凸顯其「正義者」形象。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俄羅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莫過於為打敗納粹立下了汗馬功勞。戰爭期間,蘇聯牽制了德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可以說,沒有蘇軍的東線作戰,西線的盟軍就無法順利實現諾曼第登陸,而諾曼第登陸是公認的盟軍走向勝利的轉捩點。其次,紅場閱兵也有展示軍事實力的意思。據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伊萬諾夫近日透露,本次大閱兵將首次展示多項「頂級」最新武器系統,最后出場的就是RS-24型「亞爾斯」洲際導彈。這種導彈可攜帶至少4枚分導式核彈頭,可瓦解對手梯次配置的反導系統保護。由於近年來美國一直在強化部署針對俄羅斯的反導系統,此時展示「亞爾斯」導彈系統應當是有針對性的。
總而言之,俄羅斯紅場閱兵向外界傳達的信號之一就是,既然昔日能夠打敗強大而又殘暴的法西斯軍隊,今天也一定能戰勝西方的經濟封鎖、外交孤立和軍事威懾給俄羅斯帶來的困難。一句話,俄羅斯就是想讓歷史告訴未來。
香港商報評論員余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