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無縫對接招蒼蠅?

2015-05-13
来源:香港商報

  在金融改革大潮的席卷之下,民營銀行正在大張旗鼓的進入銀行業這片市場經濟的「最后處女地」。近日有媒體披露,諸多傳統銀行正在面臨來自民營銀行來勢洶洶的「挖角潮」。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些民營銀行的高管中,有6成來自傳統的國有金融企業,有3成來自系統內的政府官員。

  「過冷河」規定形同虛設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才的自由流動本無可厚非。尤其是在政府和國有企業大力反腐的大背景之下,許多部門和金融機構紛紛「限薪」或是減少福利,對於一部分業務能力出眾,又熟捻政策和市場的體制內人才,跳槽民企既可以提高他們的待遇水平,又讓他們獲得了邁上事業新台階的機遇,更能夠激發仍在蹣跚學步階段的民營銀行的競爭活力,實屬多贏之舉。例如,杭州金融辦副主任俞勝法出任網商銀行籌備組組長一職,其躍躍欲試之心可見一斑。

  常言雖說「蒼蠅只叮有縫的蛋」,但是,從體制內到體質外的如此緊密的「無縫對接」還是不由得讓人產生一些擔憂:他們是否會利用曾在體制內的一些影響力而為自身和企業獲取某些不正當的利益呢?而這樣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十八大后被查的一眾退休高官,多數都被揭發出在離任后利用其舊時的影響力謀取不正當利益。退休官員尚且如此,更何况這些年富力強、精通專業且普遍擁有廣泛人脈的技術官僚呢?

  熟悉港澳制度的人都會知道一個詞叫做「過冷河」,就是說從特區政府退休或離職的高級官員,若想重新就業都必須經歷一個最短6個月,最長達3年的「冷凍期」,以確保與以往的工作不存在利益冲突。

  事實上,內地的《公務員法》早已規定「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只不過,法律雖好,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像無牙的老虎一樣被束之高閣。

  鯰魚效應PK僵化思維

  必須承認,中國的銀行業由於長期處在國有資本一家獨大的封閉環境內,因而在開放銀行業這一重要的改革進程中,各方面條件都略遜一籌的民營銀行若想在與傳統銀行業巨頭的競爭中實現「后發優勢」,從傳統銀行和政府部門「挖牆角」,可以說是最好的辦法。但是,這樣的改革不應該冒著公眾利益被損害、公權力被濫用的風險而進行。在提倡「建設法治國家」的今天,改革已經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先行先試,而是應當在法律授權的框架內進行的法治進程的一部分。法律的尊嚴不應也不能再因「改革」的名義而被忽視和踐踏。

  其實,在國家開放銀行業的改革大局中,引入民營資本、建立民資銀行絕不僅僅是為了在銀行業的死水中引入幾個競爭者而已,而是寄希望於這些善於創新、勇於開拓的民營銀行,能夠利用最新的技術和思維在日漸僵化的金融業中創造出更加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營模式。而這些從傳統部門中「挖角」而來的高管們,很難說就能夠為民營銀行的「鯰魚們」提供什麼新鮮的思想資源,反倒是極有可能將這些沒有條條框框束縛的行業新人拖回到舊日的軌道中去。倘若真會如此,那就不僅會是法律的悲劇,更加是改革的哀歌。

        劉深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