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從退聯公投剖析學聯瓦解

2015-05-13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周奕

  前幾天城大學生會舉行公投,以大比數通過退出學聯,至此,退聯的學生會共有四間:港大、理大、浸大和城大;而反對退出者則為嶺大,形成4:1的局面。第六間之中文大學則因為聯署的簽名人數經審核後不符規定,不能啟動公投,不能列入記錄。剩下的科大與樹仁能否啟動公投已不重要,擁有八間會員的學聯瓦解到只剩下4間,增減一兩間不過是數字記錄,主要的是退聯波濤已否決掉學聯的政治地位。

  有人用「分裂」來形容這次退聯潮,這個說法不恰當,因為「分裂」的結果是會組成另一個集團;而這次退聯是部分學生會不滿意學聯之處事方式與決策,「義無反顧,捨之而去」,退聯者並不打算另起爐灶。其效果是學聯的部分骨骼肌膚被挖掉,不能再成為香港大學生的代表了。

  三個回合的變化

  這次公投可以分拆為三個回合,當中的變化可以看出若干問題。

  退聯戰役首先打響的是香港大學,2月15日港大公布公投結果,攻方即提出退出學聯一方僅以224票,即是4%的差距先拔頭籌。學聯中人認為「大意失荊州」,其實是文過飾非。從兩個數字可以看出問題:第一、投票率高達39%,在港大學生會歷次公投之中是個相當高的數字;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投棄權票者達到1293票(即21.2%),就是說有近四成的同學投票以表達他們的參與,但是在這批人之中超過兩成人不表態,起碼可以看出他們不再支持學聯。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率,在以後的四間大學之公投中,棄權票大多維持在8%上下。在群眾運動中,兩成的棄權票可以窺見群眾的心態,也是一個警號!

  一個月後輪到嶺南大學,嶺大的學生不多(與其他大學相比),學聯中人不敢怠慢,經過催谷,投票率也是達到四成,以34% : 57%,守方扳回一城。

  這是第一個回合,其特點是相當大的比數表達了對學聯「不感興趣」,亦即是對學聯的公信力響起警號。同時,退聯之風已經刮起,多間大學已組成「關注組」發動同學聯署要求公投,暫時之1 :1的賽果只是個開端。

  第二個回合是在一個多月之後,即是到了4月下旬,理工大學和浸會大學同時舉行公投,這是退聯潮的一個里程碑,兩校分別以68.7%和55.7%通過退出學聯,值得注視的不是退聯增加了兩個單位,當然這是很重要之一擊,肯定了學聯之瓦解。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看參加投票的人數。在舉行公投之前,攻守雙方都在拉票,傳媒亦給予足夠的報道,但是兩間大學的投票者約為一成多,僅僅高於法定人數少許,比第一個回合兩間大學的四成人投票少了很多。

  與此同時,中文大學學生會宣布聯署經審查之後不足法定人數,不能啟動退聯公投。不過先後已有三間大學的學生投票通過退出,足已對學聯構成致命的打擊。

  第二個回合之特點顯示出:群眾運動的一個規律是參與者從亢奮、繼而下降至逐漸淡出,這個下降的曲線反映了群眾對領導人的離棄。換句話說,就是學聯的喪鐘經已敲響。

  第三個回合是5月初城市大學的公投,投票率約是兩成左右,其結果是以大比數(74.7%:16%)通過退聯,這麼懸殊的比例大出意外,令攻守雙方都為之大吃一驚。這個數字進一步顯示出大學生們對學聯之態度。學聯中人以城大的學生對社運的態度作為解嘲的藉口,但是他們忘記了城大同學會的「貢獻」,年前舉辦的佔領運動骨幹培訓班就是使用城市大學的場地,是由該會出面租用的,該會還向校方申請到若干地方用來存放佔領運動所使用的物資……在舉辦退聯公投時,城大同學會還耍了不少花招;倘若認為城大相當數量的同學對學聯的態度有某些偏見的話,亦足以說明城大學生們以前所做的事情是偏離群眾的意向,他們並不足以代表城大的大學生。

  學生否定學聯的代表性

  三個回合下來,從投票率和得票率來看都是漸進的,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眾多大學生們否定學聯的代表性。

  再從五間大學公投雙方之得票率做一個統計會得到一個很有啟發性的結果,下面的數字是投票的百分比,按公投的日期依次而下:港大、嶺大、浸大、理大、城大。

  攻方:41.4 / 34 / 55.7 / 68.7 / 74.7

  守方:37.4 / 56.8 / 36.5 / 23.3 / 16

  把上述5個數字相加,再除以5,得到的平均率是:贊成退聯者為54.9%,反對退聯者為34%。這個比率與當前政改「袋住先」的民調結果相當接近。這個方法在統計上是有點粗疏,不過可以作為參考,或者把它作為談助。我只想強調34%的反對率,基於參加退聯公投者都是關心社會、重視行使應有權利者,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這部分人,他們支持學聯或者解讀為支持反對派的亦只有34%這個比率。值得注意的是除此之外,還有數量相當龐大的不參加投票的「沉默的多數」。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