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官降”或成新常態 銷量下滑車企如何自救?

2015-05-14
来源: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鐘天騏

  5月12日,上海通用突然宣布“官方降價”,引發業內火熱關注。據了解,此次市場指導價下調,涉及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11個主力產品系列,共計40款車型。其中,雪佛蘭科帕奇2.4L 7座旗艦版四驅的降幅達到5.39萬元,主攻10萬元市場的別克凱越也有萬元的降價,凱迪拉克的價格降幅在1萬~3萬元之間。此舉是繼4月上海大眾“官降”引發眾車企連鎖讓利之后,主流車企中最大規模的一次降價。

  消息一出,引發各方評論。主流觀點認為,銷量增速下滑、產能過剩是汽車企業官方降價的導火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上海車展多款新車上市,但4月國內汽車銷量為199.45萬輛,環比下降10.98%,同比下降0.49%,其中轎車、MPV都呈現下滑趨勢。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車企中,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下滑明顯,跌幅分別為5.6% 、16.9%、16.7%。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015年中國汽車廠商的生產能力預計將比上一年增長20%,達到5000萬輛,但預測新車銷售峰值為2500萬輛。即便汽車企業80%的產能得到釋放,仍有千萬輛的產銷差值。由于經濟減速,銷售增長緩慢,擔心市場份額下降的廠商又很難止住增產能力,招致了降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除了銷量下滑,庫存高企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4月20日對外發布的“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顯示,3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77,同比上升28%,經銷商庫存水平處于警戒線以上,庫存壓力依然較大。其中,5個品牌的庫存系數超過兩個月。今年新年伊始,不少夾縫中生存的經銷商已經開始向車企“求救”。

  睿信致成管理咨詢合伙人王丹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車企降價的背后,可能是經銷商和車企相互協商的結果。一些汽車企業逐步意識到,飽和的中國汽車市場,如果不降價,那就是更為嚴重的庫存積壓。

  盡管消費者對經銷商的降價行為早已習慣,但由車企出面下調官方指導價的做法卻并不多見。因為在消費者心中,官方指導價的下調意味著車型下調了檔次,對品牌力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此前,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來說,打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過程,這是汽車市場發展的規律;只有通過價格戰的調整,讓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才會催生一批足夠有競爭力的企業。“但價格戰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做法,目前長安汽車保持了自己合適的定位和定價,暫時還沒有降價的計劃”。

  對于“官方降價”這一現象,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表示:“我們不希望去打價格戰,而是希望市場漸漸看到我們產品的性價比和競爭力,把優秀的產品交給客戶。”此外,廣汽本田總經理水野泰秀也表示,不會跟進降價。

  分析認為,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隨著越來越多車企加入“官方降價”大軍,這一現象可能會成為新常態。降價可能在短時間內提振銷量,但治標不治本。在產銷規劃的制定上,在銷售結構的合理布局上,以及與經銷商的合作上,汽車企業應該集體反思如何自救。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