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聯合公布了《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這一政策無疑拉開了醫師多點執業改革的序幕。今年3月以來,廣東相繼推出醫生、護士多點執業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多點執業的萌芽期,民營醫療機構也沒閑著。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近期,廣州扶元堂中醫醫院表示,將繼續向希望多點執業的醫生“拋橄欖枝”。而廣東博愛醫療集團轄下的四間醫院,目前已吸引20多名專家多點執業。
此外,健康管理機構愛康國賓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愛康君安廣州旗艦中心揭幕并簽約著名胃腸道疾病專家林鋒等三位嶺南名醫創立“私人醫生工作室”。
有媒體評論稱:“按這個趨勢下去,就可能形成民營醫院對公立醫院的人才分享乃至虹吸效應。長此以往,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之間才能形成有效的競爭,從而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
廣東試點多點執業:從醫生到護士
今年1月12日,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聯合公布了《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旨在通過放寬條件、簡化程序等措施推進醫師合理流動。
在這一政策背景下,3月12日,廣東省對已經試點多年的醫生多點執業政策進行“調整”。新政提出,醫生多點執業的單位不作限制,且不必經過醫院批準,只需跟醫院“打個招呼”即可“拎包從醫”。
據悉,廣東從2009年開始試點醫生多點執業。近日,據新快報報道稱,截至2014年年末,廣東省辦理多點執業注冊的醫師共7421人次,“今年的醫生多點執業人次正在統計,因為3月份出臺新政正式放開多點執業后,只需要向供職醫院 打個招呼 就可以到其他醫療機構執業,不再需要經第一供職單位審批同意,所以這個階段的統計數據可能會比實際數要少。”
廣州市衛計委黨組書記唐小平曾表示,廣州2009年開始試點,醫生多點執業登記備案已經有好幾年,但嘗試的醫生仍屬少數、并非主流。
除了醫生外,護士多點執業的嘗試也已隨后展開。日前,廣東省衛計委發布《廣東省持續改善護理服務重點工作方案》,繼放開醫生多點執業后,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護士多點執業。
對于護士多點執業這個新探索,業內人士指出,醫院本身護理服務的短缺,仍需護士加班解決,護士的精力也很難允許多點執業。
廣州南方醫院惠僑科護士長何湘軍認為,多點執業更適合“體制外”的護士,對公立醫院的護士來說,可操作性較小。她認為,從日常護理工作來看,不管是“朝九晚五”還是“三班制”,護士都不是“自由人”,并無空余時間,沒有更多精力。何湘軍還表示,其實,醫院內部會鼓勵護士到人手不足的科室去幫忙,也提供補貼,但很少有護士有時間和精力應付。
試點兩個月:效果尚待觀察
作為較早吃螃蟹的省份,廣東的多點執業政策已經實行兩個月,如今進展如何呢?
5月21日,據新快報報道稱,記者隨機調查了市內二十余家“三甲”公立醫院,得到的回應是,目前嘗試多點執業的醫生極少,一些醫院不愿意回應具體數據。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有在院內登記的多點執業醫生約十余人,都是在3月政策“松綁”前按照2012年文件要求審批登記,基本是在與院方有合作的醫療機構提供服務,沒有自發外出多點執業的備案。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三甲”醫院表示,尚未有醫生在院內報備多點執業。也有醫院對多點執業問題三緘其口,表示無法給出具體的報備人數。
此外,據信息時報報道,記者5月22日咨詢市內多家三甲醫院,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兩個多月來,仍未有醫生主動報備。海珠區一家三甲醫院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個別院領導支持多點執業,但醫院管理層對此態度并不一致。“醫院的骨干專家外出,直接影響到醫院的專家隊伍管理和效益,目前醫院還沒找到骨干專家‘出走’后的最佳管理辦法。”
該人士稱,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特別是學術領頭人。“他們在行業內有較好的口碑,是醫院爭搶的對象,對多點執業有顧慮。因為‘出走’可能被視為‘有二心’,第一執業單位給他的地位和重用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再者,第一執業單位有大量任務和工作量壓給骨干專家,他們也分身乏術。”
而在護士多點執業方面,其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新快報報道稱,時間精力因素是一線護士考慮多點執業問題的第一切入點,多數護士肯定這個方向的探索,但坦言“有心無力”。也有護士對多點執業表現出興趣,希望借此發現“更多可能性”。還有護士期盼,多點執業能吸引基層護士到三級醫院執業,緩解三級醫院的護理壓力。
民營醫院瞧準人才蛋糕?
數據顯示,歐洲國家平均每1000名患者擁有3.5名醫生,美國每1000名患者擁有2.2名醫生,而中國僅1.45名。另一組數據是,2014年我國門診和住院數量分別較上年增長10.9%和8.3%,明顯高于醫生數量的增長率4.9%,也高于護士數量的增長率6.3%和床位數的增長率3.9%。越是優質的醫療資源就越稀缺。看病就醫難,成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困境。
多點執業的松綁讓很多民營醫療機構看到了機會。近日,民營醫療機構廣州扶元堂中醫醫院表示,他們將繼續向希望多點執業的醫生“拋橄欖枝”。而廣東博愛醫療集團轄下的四間醫院,目前已吸引20來名專家多點執業,涉及腫瘤、康復、針灸、不孕不育、婦科、產科等學科,是廣州吸收多點執業最多的民營醫療機構之一。
愛康國賓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愛康君安廣州旗艦中心揭幕并簽約著名胃腸道疾病專家林鋒等三位嶺南名醫創立“私人醫生工作室”。
據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介紹,在廣州“私人醫生工作室”模式試驗取得成功后,將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迅速復制。
張黎剛介紹,在中央有關“多點執業”的政策出臺后,國內各地也先后出臺相應的實施方案,廣州“私人醫生工作室”實際上將稀缺的名醫資源推向市場的有效模式。“現在的問題是,雖然國家允許醫生多點執業,但名醫專家們還沒有大膽地走出來。”
對于民營醫療機構的參與,新快報在一篇《醫生“多點執業”:像打車軟件那樣撬動改革》的評論中指出:“按這個趨勢下去,就可能形成民營醫院對公立醫院的人才分享乃至虹吸效應。長此以往,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之間才能形成有效的競爭,從而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
該評論還提到“雖然目前多點執業的醫生仍屬‘非主流’,但只有這種流出、分享機制存在,并且這種分享、流出越來越暢通,就會產生實質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