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一個老友跟我講了他的一份投資股指的交易計劃,問我要不要參與,內容大致如下:這輪改革的牛市遠未走完,上證50股指期貨目前在3000點左右,預計一年后將沖破1萬點。在3000點附近建立上證50股指期貨合約(IH)的多頭頭寸,保守估計,一張合約可以賺6000點,即180萬元。通過眾籌模式找10位合伙人,每一份2萬元,總共20萬元,再以這20萬元配資100萬元,合計120萬元(1:5融資加杠桿),在3000點開10張IH多單,賬戶大家共同管理,一旦建立頭寸,不得隨意交易(每月主力合約變更時換合約一次),長期持有,一直做到9000點以上(時間窗口大概在明年6月),預計將有1800萬元的利潤,一年時間以2萬元博取180萬元,投資收益比1:90。
聽完以后,我跟他說,這個交易計劃很大膽但漏洞百出,特別是配資加杠桿進去,風險很難控制,一旦行情出現大的振蕩,爆倉幾乎無法避免。我對這個計劃沒有信心,建議他不要加杠桿或許還值得一搏,但當時他顯然已經被股指的瘋狂行情所誘惑,腦子發熱,根本聽不進去,固執地要執行這個計劃。
沒過幾天,他打電話告訴我,他的眾籌計劃已經執行并已有近30萬元的盈利。再后來,也就是“5·28”股指暴跌的第二天,我從另外一個朋友那里得知,他的那個眾籌融資賬戶已經被配資公司強平,爆倉了。
這是近期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案例,它再一次給做配資交易的投資者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孫子兵法》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意思是說,以前善于打仗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先要做到不被敵人所戰勝),然后再捕捉戰機去戰勝敵人。關鍵在哪里?在于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這是基本原則。期貨交易,莫過如此。
對于一個成熟投資者來說,多數時間是在研究怎么去規避風險,怎么將風險降到最低。風險管理是投資者能夠在市場中生存下去的最有效法寶,也就是說做交易,一定要先學會管理風險,有了這個條件才能在市場的搏殺中立于不敗之地。成功的交易員總是先考慮如何有效控制風險,保存實力,然后才考慮如何去獲取更多的利潤。因為你能賺多少錢是由市場決定的,作為交易員能夠控制的僅是自己的虧損。
回頭再來看上述案例,朋友先考慮的是勝利后可以獲得多少利潤,而不是考慮如何先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與《孫子兵法》中所述的作戰原則正好相反。試想,期貨本身就有10倍左右的杠桿,再配資加杠桿,20萬元配100萬元,杠桿就高達50倍。50倍的杠桿什么概念?說白了,純粹是在賭博,毫無投資的邏輯。配資加杠桿本身就是把自己的資金置于風險之中,還沒開戰,自己就已經處于危險境地,交易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當得知他的配資賬戶爆倉了我并不驚訝,令人意外的倒是爆倉竟來得如此之快,整個計劃前后不到兩周就被迫終止。
投資者之所以配資加杠桿進行交易,無非是抱著暴富的心理,想賺快錢。殊不知,財不入急門,貪婪讓人失去理性,而配資交易又把投資者貪婪的本性放大,最終的結果往往是還沒等到“暴富”就已經先爆倉了,其無疑是交易員的第一殺手。
(作者單位:海航東銀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