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魯比尼:流動性的定時炸彈

2015-06-04
来源:新浪財經

  導讀:著名經濟學家、“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MarketWatch指出,發達國家金融危機以來的超常規貨幣政策已經造成了一個非常荒唐的結果:宏觀層面流動性過剩,制造出各種資產泡沫,但是市場的流動性卻因為同樣的政策被削弱,使得泡沫破滅和崩盤變成不可避免的結果。

  以下即魯比尼的評論文章全文: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在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荒唐的現象。超常規的貨幣政策創造出了規模驚人的流動性,可是,近來的一系列危機卻顯示,盡管邏輯上,流動性應該已經過剩,但市場卻總是因為流動性不充分而發生問題。

  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政策利率都接近于零,有時甚至低于零,貨幣基數(即央行[微博]通過現金和流動性商業銀行儲備所創造出來的貨幣)已經急劇增加,在有的國家增長一倍,在有的國家是兩倍,而在美國,相對于危機前甚至翻了兩番。這就使得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都處于極低的水平(在有些地方甚至是負利率,如歐洲和日本),削弱了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推高了許多資產的價格(包括股票、房地產,以及私營和公共部門的固定收益債券等)。

  可是,投資者確實有理由感到憂慮。他們的恐懼始于2010年5月的“閃電崩盤”,當時在大約半小時的時間當中,美國主流股票指數紛紛下跌大約10%,后來又迅速反彈回來。接下來,2013年春季又發生了“削減恐慌”,在時任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他們每月大量購買長期債券的計劃可能結束后,美國長期利率迅速竄升100個基點。

  還有,2014年10月,若干分鐘內,美國國債收益率就重跌了近40個基點,據統計學家說,這種事情三十億年才會發生一次。最近的例子就發生在上個月,幾天之內,十年期德國債券收益率就從5個基點猛增到了近80個基點。

  類似這樣的事件一再讓人不能不感到恐懼,害怕哪怕是在非常成熟的,流動性應該不成問題的市場上——比如美國和德國的政府債券市場——很可能也存在著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那么,宏觀層面的流動性充溢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這兩者怎么會同時存在?

  首先,在股票市場當中,那些使用基于運算規則的電腦程序追蹤市場趨勢的高頻交易者正在占據著越來越大的交易份額。不消說,這很容易就會造成越來越明顯的從眾行為。事實上,目前美國股市的交易,基本都集中在交易日的開盤階段和收盤前最后一小時,而其他的時間當中,交易極為清淡,市場缺乏流動性。

  第二個原因則是在于一個事實,即固定收益資產——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等——與股票不同,并不是在更富有流動性的交易所交易。相反,它們大多是在流動性不充分的市場上進行店頭交易。

  第三,流動性比股票差得多的還不僅僅是固定收益產品,目下大多數的其他工具——由于金融危機前后私營和公共部門債務的爆發性發行,后者的數量增幅驚人——都是由允許投資者提前一天通知贖回的開放式基金持有。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家銀行投資了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同時允許儲戶提前一天通知提取現金,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如果擠兌發生,他們就不得不大量賣出這些流動性不足的資產來應對資金需求,直接導致資產價格暴跌——本質上,這完全可以稱為“跳樓大甩賣”。

  最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銀行是扮演著固定收益產品做市商的角色。他們持有大量這些資產的庫存,因此可以提供充分的流動性,避免價格的過分波動。可是,新的監管機制(通過更高的資本費用)對這種交易實行了懲罰,于是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都大大減少了自己的做市活動。換言之,銀行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充當債券價格和收益率的穩定器了。

  簡而言之,盡管在宏觀層面,各央行創造出的流動性可能會壓低債券收益率,削弱波動,但是與此同時,這些流動性也會導致擁擠交易(過多的人一起追蹤市場的趨勢,高頻交易顯然還會讓問題進一步惡化),導致流動性不足的債券基金獲得更多投資,盡管更嚴格的監管同時還限制了做市商的行動。

  結果就是,一旦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比如說,聯儲放出會比預期更早加息的信號,原油價格大漲,或者是歐元區呈現出增長勢頭——市場對股票,尤其債券的重新評估就將是非常突然,且非常戲劇性的:之前進行同一擁擠交易的人都想要盡早脫身。這也就意味著,將有和之前反方向的從眾行為發生,但是由于這些投資許多都是發生在流動性差的基金身上,而以前能夠削弱波動的傳統做市商又消失了,賣家將不得不以超低價格拋售。

  宏觀層面的流動性充溢和市場層面的流動性不足,兩者的結合就是一個定時炸彈。迄今為止,它還只是造成了一些波動性的閃電崩盤,造成了一些債券收益率和股票價格的突然變化而已。可是,假以時日,銀行堅持執行創造流動性打壓短期波動的政策時間越長,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市場的價格泡沫就會越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涌入這些高估的,流動性日益不足的資產——比如債券——長期性崩盤的風險便隨之變得越來越大。

  這便是金融危機以來應對政策造成的矛盾局面。宏觀層面的流動性在制造繁榮和泡沫,但是市場層面卻缺乏流動性,最終將引發破滅和崩潰。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