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樓市與股市 不是單選題

2015-06-10
来源:新京報

  股市與樓市,只能“非此即彼”?事實上,二者坐在“蹺蹺板”的兩端,一是受制于投資渠道的狹窄,二是因為兩者都有高收益的一面。

  從一年前在2000點附近掙扎煎熬,到現在快馬加鞭奔6000點而去,一個老問題,又再度擺在投資者面前:樓市,還是股市?有人呼吁“賣房炒股”,有人則說“樓市是股市的收割機”。

  股市很熱,大家都想去看看。3月A股新增開戶超480萬,創近8年新高;“五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4月27日至30日),兩市新增A股賬戶高達294.92萬……“漲了多少”“賺了多少”都快成問候語了。樓市很火,深圳近日甚至被曝“房戰”。自“3·30”新政以來,深圳許多片區房價暴漲30%至50%,二手房賣家違約、反價的案例比比皆是。

  據媒體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調查,近期的購房者中有不少是從股市中獲利的,一些股民見好就收,把資金投向了目前價格平穩的樓市。據中國指數研究院6月1日發布的數據,5月份100個城市新房均價環比由跌轉漲,上漲城市增至48個,北上廣深環比全漲。這種回穩,受到了此前土地供應調節、金融財稅制度調整等政策的影響,但股市熱度的傳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樓市與股市是什么關系?以過往經驗看,中國的股市和樓市似乎大多數時候是負相關,股市走“牛”,房價上漲相對緩慢,股市走“熊”,房價則會上漲。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上證指數從6124點傾瀉到1664點,并在此后6年一直處于熊市,而全國商品房平均價格從2007年的3864元持續上漲到2013年的6237元;而從2014年開始全國房價陷入整體調整甚至部分下跌,股市卻漸漸步入牛市,從2014年年初2000點左右漲到現在的接近5000點。

  股市與樓市,只能“非此即彼”?事實上,二者坐在“蹺蹺板”的兩端,一是受制于投資渠道的狹窄,二是因為兩者都有高收益的一面。樓市“熊”,向股市;股市“雄”,向樓市——被迫在樓市股市之間來回的中小投資者也好機構投資者也好,終歸是因為沒有別的更好的投資選擇。

  當然,即使投資渠道足夠多元、產品非常豐富,股市與樓市依然是兩個最為重要的投資領域。在經濟新常態下,股市作為配置資金的重要場域,其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而新型城鎮化下,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將構成房地產市場主要動力,可為樓市提供廣闊而穩定的發展空間。

  但是,所謂“賣房炒股”,所謂“收割股市”,都難言理性。以股市來看,雖然長期的趨勢性向好,但風險是現實的,與滬指飄紅相對的是,很多企業的業績并未明顯改善,缺乏業績支撐的高估值是投資者們不能忽略的。以樓市而言,房地產投資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投資穩定性很強,但強調商品房居住屬性、從嚴控制投資投機性購房是政策調控的旨歸,房價終將回到符合價值的軌道上來,地產行業也將回歸正常行業。

  由此,“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等內容,才會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只有當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當大眾創業大勢漸成、投資渠道更加完善多元化之后,股市與樓市才有可能成為正常的投資市場。

  □韓云(媒體人)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