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并購潮下小藥店賣藥不如賣店:借勢猛炒身價

2015-07-16
来源:北京商報

  扎堆街邊的零售藥店生存不盡如人意,連鎖藥店頻繁關店為醫藥零售行業蒙上一層陰影。然而,總有一群在這個領域里偷笑的單體藥店經營者。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藥店選址難度升級的局面下,老百姓等大型連鎖藥店規模化拓展更多依靠并購,這也助推了提前搶位布點的單體藥店抬高“身價”,不以賣藥賺錢。

  借勢猛炒身價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小區底商曾經不太景氣的藥店換了門面,掛上了“連鎖藥店”的牌子。原來的藥店老板舉家移民加拿大,據說是藥店賣了個“好價錢”。賣藥不如“賣身”,這就是北京單體藥店的發展縮影。

  在房租、人力成本快速上漲下,單體藥店近年來的處境并不好。北京的租金成本逐年增長,人力成本也在不斷提高。益豐大藥房2011-2013年的員工薪酬支出從14.29%增長到15.56%,且仍有上漲趨勢。執業藥師的稀缺也無形中抬高了成本。

  《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提出,所有零售藥店法人或主要管理者必須具備執業藥師資格,所有零售藥店和醫院藥房營業時有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而目前執業藥師的供遠小于求。另外,缺少優質進貨渠道也讓藥品毛利率下降,單體藥店的利潤被進一步攤薄。某小藥店老板透露,“我早有賣店的想法,朋友卻勸我先別賣。想不到的是,幾個連鎖藥店都來和我談價,出價一個比一個高,50萬元的門店炒到了200萬元。我打算等它再漲點賣了藥店換輛好車”。

  連鎖品牌委曲求全

  比起小藥店老板的春風得意,大型連鎖藥店的經理很苦惱。談起并購的話題,某位不愿具名的連鎖藥店負責人坦言北京藥店并購難。“今年以來各大藥店都在并購,藥店連鎖化是行業趨勢。我們公司在北京有擴張的想法,公司挑選了一家體量不大的連鎖藥店為并購目標。沒想到的是,第一次談就開出天價,比我的心理價位高出數倍。”

  由于大型連鎖藥店對市場范圍有要求,區域子公司不得不增開新店。受政策限制,北京的并購之路遠比在其他省市要艱難。北京市藥監局頒布的《北京市開辦藥品零售企業暫行規定》指出,開辦藥品零售企業應與已有藥品零售企業之間具備350米以上的可行進距離,店堂使用面積應在100平方米以上。這加大了在京開藥店的難度。

  “雖然小藥店盈利狀況并不好,但半徑350米內的社區居民養活一家藥店不成問題。目前市場已處于滿負荷狀態,很難在保證盈利的前提下再開出新店。所以即使被報天價,我也不能直接拒絕。慢慢磨合了一個月后,我才敢試探性地報出我的價格,對方表示‘可以考慮’。但這個‘可以考慮’的價格已比心理預期要高出不少了。”該負責人說。

  社區門店最搶手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醫藥分開,醫院的藥品零售將由一定體量的連鎖藥店承接。中小型連鎖藥店想要分得這杯羹必須增加門店數量,正是競爭的加劇引起單體藥店價格的飆升。

  王先生從連鎖藥店離開后經營起自己的連鎖藥店。王先生與競爭者同時看中了一個藥店,與輕裝簡行的競爭者不同,王先生背了一個大大的登山包。與收購方談判時,王先生直截了當地詢問報價,價格在心理預期內,王先生把登山包打開,里面裝得滿滿都是現金,直接簽下了合同。“中小型連鎖藥店的優勢在于速度快,大型連鎖并購需要向總部報告,一來一回要很久。對于小藥店老板來說,當場拿出現金更容易成交。”王先生說。

  除自主經營的小型連鎖藥店外,也有一些企業并購是為了“賣身”。業內人士透露,并不是每個藥店都能得到“爭搶”的待遇。對于收購目標,150平方米左右的社區型藥店是并購首選。部分小型連鎖藥店嗅到了這一商機,提前搶下了地盤。待并購大潮來臨之際,自然能和大型連鎖藥店簽下一張價格不菲的“賣身契”。在這樣的連鎖反應下,小藥店價格上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記者 李鐸 肖鵬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