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選之年,臺灣上下無不為此傾注熱情,或關心各個候選人的政策綱領,或關注候選人背后的立場之爭,或用實際言行支持某個競爭者,又或懷著看好戲的心境觀賞奪位大戲。
無獨有偶,兩岸關系也如以往一樣,成為選戰的關鍵因素和重要關注點,外界為支持兩岸關系發展的國民黨選情落后而心急如焚,又為民進黨一旦上臺推行「臺獨」導致兩岸發展停擺而憂心忡忡,
主流民意為兩岸作后盾
顯然,臺灣選舉不僅僅是島內的大事,更是關系兩岸關系走向的立場博弈,國民黨上臺可以推動兩岸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民進黨上臺則可能讓一切歸零,兩岸的未來似乎讓選戰所主宰,絕非好事。
按理說,在民主社會,對關系重大的政策立場,民意是衡量的唯一標準,而不管是哪一黨的候選人都應該按照主流民意來實施。而兩岸關系的發展在島內獲得大部分選民的認同,對延續兩岸正面發展和加強經貿合作都持肯定意見。根據臺灣陸委會調查結果顯示,近6成民眾肯定2008年以來,臺當局大陸政策重要成果,即是維持兩岸關系和平穩定;58%的民眾同意兩岸開展制度化協商,認為這有助於兩岸事務處理。
而從過去數年的兩岸關系發展來看,正崛起壯大的大陸經濟,給予臺灣眾多優惠措施和優先權利,臺灣經濟從中獲得巨大的「和平紅利」,大陸成為臺灣出口的第一大市場,臺灣經濟得以順利渡過金融危機的寒冬,經濟更維持一定的增長態勢。僅僅赴臺觀光,陸客去年就貢獻2098億元新臺幣的外匯收入,今年前5月更創造了966億元新臺幣經濟利益。各類亮麗的數據成為政黨推動兩岸關系良性發展的最好理據,這是誰都不能扭曲和否認的。
擺脫政治紛爭 兩岸長久發展
當然,因為兩岸關系的特殊性,島內個別政黨和少數選民時刻用放大鏡來檢視兩岸的種種交流。更重要的是,出於打擊對手獲取選票,民進黨更是在島內社會散布謠言,渲染大陸威脅論,嚴重阻礙了兩岸關系的正常發展,也令服貿、貨貿等關系臺灣切身利益的協議處於停擺。正是因為有這種阻礙的存在,才有了上述兩岸關系發展的憂慮,才導致兩岸關系無休止隨島內選舉動盪而飄忽不定,未來走向更難把控。
不過,最近的一個好現象讓外界看到了兩岸關系擺脫泥潭的希望,那就是上海-臺北雙城論壇順利舉行,對大陸提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了解與尊重。
柯文哲本人是無黨籍人士,但他在政治立場上卻具有「墨綠」色彩,特別是他關於兩岸關系發表過種種言論飽受外界爭議。在競選臺北市長期間,柯文哲曾表示,他不知道「九二共識」的實質內容,并質疑「九二共識」已經不合時宜。柯文哲兩岸態度之所以能夠不斷轉變,正是由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經是時代的主流,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認同兩岸和平發展是臺灣的主流民意。而「臺獨」、「反中」嚴重危害兩岸關系,直接損害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不符合時代潮流,更不符合兩岸民眾的利益訴求。
相對於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模糊論述,以及隱性「臺獨」立場,柯文哲在兩岸議題上展現出務實、彈性與靈活,與民進黨形成區隔,在某種程度上對民進黨的兩岸立場施加新的政治壓力,也給了兩岸政黨交流一種全新模式。統「獨」天平的極端化已無法適應島內政治環境,柯文哲現象說明向中間靠攏、具體事務應脫離政治紛爭,才能更好地獲得選民認同。而與13億大陸人民對抗的「臺獨」下場,純屬「蟋蟀弄雞公」玩火自焚。當這種思維能深入島內政客心中,兩岸關系才不致於成為大選的關鍵之爭,更不會因此受控於選舉結果,才能從選舉泥潭中隔離出來,長久平穩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