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文滿林
近年香港所出現的社會亂象,尤其自去年「占中」事件之后,旺角「鳩嗚」及港大校委會會場被嚴重冲擊,有社會學者及評論不經意地喊出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耐人尋味的「名句」,「不到香港,還不知『文革』還在」。「文革」指的是上世紀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在中國內地發生的「文化大革命」。
「文革」既是一場政治運動,也是一場動亂和浩劫,盡是一派無法無天的場景,令中國經濟陷入「破產」的邊緣。誠幸「文革」於70年代末結束,中國內地開始推行全面的改革開放政策,發展經濟為主。經過30多年的奮發圖強,從一個一窮二白、落后於西方國家百多年的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強國。
香港仿似文革翻版
再來看看香港又如何。開埠百多年來,香港是個經濟城市,只談經濟,少談政治。加上港人的勤奮,憑着獅子山精神,還有背靠祖國的地理優勢,將一個小漁港變成國際大都會、國際金融中心,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人均收入居於亞洲最前列,經濟總產量占全國兩成(1997年時)。然而經過回歸十多年之后,我們的香港已不再是一個經濟城市,已逐漸成為一個政治化城市,不談經濟不顧經濟,只談政治,時時事事都帶有政治色彩和行為。尤以立法會的「拉布」冲擊政府最為「內傷」,嚴重影響社會的各種經濟發展。時至今日,香港經濟總量只占全國3%,比之回歸前占20%大大萎縮達17個百分點,若繼續下去,時時事事都政治化,繼續「拉布」和內訌的話,香港遲早會被累死,變成中國的二線城市,甚至是三線城市。
有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誰也預想不到,今日的香港卻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內地的「文革」時代,事事政治化。反觀中國內地,自80年代推行改革開放之后,以發展經濟為主,承傳了幾十年前香港的優良傳統。效果互見,成敗互見,印證了日前國家領導人所言:政治化影響香港的種種發展。
香港成為政治化城市已是眾所皆見的事實,這不單單是學者論者之說。如何扭轉這種局勢,是社會大眾所關注的,更是頭等問題。
近年香港成為政治化城市的主要原因,大家不難知道,那是反對派采取的逢中必反、逢特必反所催生。
他們為反對政府施政,凡是對香港有益有建設性的政策和措施,都提出各種藉口加以阻撓,為反而反,甚至用違法粗暴行為進行破壞。發展新界東北用地建屋,他們反對;興建港珠澳大橋,他們反對;開放內地自由行有利香港旅游業經濟發展,他們又反對;總之,他們的目的就是癱瘓政府施政及經濟發展,令政府寸步難行。而去年發起之「占中」及「鳩嗚」和近日港大副校長任命引發的冲擊事件,在在都是一種政治化的表現。反對派事事政治化,最終目的除了搞亂香港,癱瘓政府之外,當然離不開騙取特區兩個議會議席的話事權。
喚醒市民抵制泛政治化
要化解反對派催生的各種政治化表現,抵銷他們政治化的影響和破壞力,減少他們政治化的效應,就必須喚醒普羅市民,讓大家認識香港搞政治化百害而無一利,會阻礙經濟發展和不利民生,甚至嚴重影響社會和諧及進步,最鮮活的例子就如上世紀60年代「文革」導致內地經濟民生陷於「死亡邊緣」。只有讓市民領悟事事政治化有害社會、經濟和民生的發展,就不會盲目跟從附和反對派所謂的為反而反的政治騷,甚至在兩個議會選舉時用選票來抵制他們的政治化表演,將他們踢出議會。反對派沒有兩個議會平台進行各種政治表演,影響力就會大減。
總的一句,只有普羅市民認識香港不能樣樣政治化,香港才有救,明天才更好。否則,香港只有被邊緣化。希望市民大眾覺醒,香港的政治狂熱才能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