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汇改意味着什么?降准更近了

2015-08-12
来源:华尔街见闻

   央行昨天對匯率制度進行改革,在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市場化的同時,也帶了副作用。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徐高指出,未來央行為了避免人民幣急貶而買入人民幣的舉措,將從一定程度上抽緊國內的資金面,從而不得不采取降準來對沖流動性。

 
  徐高指出,此次中間價報價機制“參考上日收盤匯率”,意味著人民幣匯改再邁出的重要一步。
 
  盡管匯率中間價在理論上應當是個由市場決定的匯價,但在過去這些年的實際運行中,它卻變成了一個官定匯率。每日給出的匯率中間價不僅波動較小,也與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匯率之間缺乏連續性。換言之,不管前一天市場如何波動,第二天的中間價都可以不予考慮,而直接設回之前的水平。
 
  這次,央行宣布在設定中間價時會“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表明在中間價的形成中市場力量變得更加重要,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
 
  但徐高同時指出,匯改后可能帶來的國內金融市場的資金面緊張,可能需要降準來對沖。
 
  人民銀行在此番匯改之后已經失去了設定中間價來干預匯率的這一手段,要穩定匯率就只剩直接在匯市買賣貨幣這一種主要方法。因此,為了避免人民幣在接下來出 現急貶行情,人民銀行勢必需要在外匯市場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而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之下,未來我國資本流出的規模還會更大,央行需要在匯市中買入人民幣的規模估計會很大。這會抽緊國內金融市場的資金面。為了對沖這種影響,人民銀行需要相應加大在國內的流動性投放。這樣的背景下,下調存準率變得更加必要。
 
  華創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則表示,央行為了對沖流動性缺口,除了降準,還可能采取再貸款等定向調控。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貶,未必會導致大規模的資本外逃,但顯然對國內流動性是邊際上收緊的。再考慮到地方債置換的陸續推進,以及新近專項金融債的發行,央行提供流動性對沖也許就是不可避免的。央行需要考慮的,只是屆時采取蘊含強烈寬松信號的全面降準,還是采取更有定向調控意味的(信貸抵押)再貸款而已。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