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繼周二大跌近2%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昨再跌1008個基點或1.6%,兩日跌幅近4%。針對外界關於人民幣持續貶值的猜測,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昨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相對較高,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內地官媒則稱,人民幣貶值不會成為趨勢,國外對「中國打響貨幣戰」的擔心純屬杞人憂天。
央行: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
昨日,人行公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3306,跌1008個基點,跌幅1.6%,再創新低。連續兩日大跌後,外界紛紛猜測人民幣匯率會否出現持續貶值。對此,人行新聞發言人昨回應稱「當前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從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看,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該發言人指,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從全球橫向比較看仍保持了較高增速。而近期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向好,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這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該發言人續指,今年前7月,中國經常項目長期保持順差,達到3052億美元,這是決定外匯市場供求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持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基礎。而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加快,境外主體在貿易投資和資產配置等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逐漸增加,也為穩定人民幣匯率注入了新動力。
該發言人還表示,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儘管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元在較長一段時間走強,市場對此已在消化之中,相信未來美聯儲加息這一時點性震動過後,市場會有更加理性的判斷。
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昨再度表示,人行完全有能力穩定人民幣匯率。事實上,昨日有外媒報道稱,「人行昨天曾在1美元兌6.4300元人民幣附近進行了干預」,並指出人行入場干預人民幣在岸市場匯率,目的是避免人民幣過度貶值。
市場決定性作用開始顯現
針對昨日再次出現接近1.6%的貶值,人行發言人表示,「由於外匯市場存在日內波動,如果上日收盤匯率較上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變動較大,會導致當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相應地較上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有一定幅度變動。」此外,他強調,做市商也會綜合考慮外匯供求和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的因素,進而形成最終報價。
自2014年三季度以來,內地貨物貿易順差持續處於高位,而美元對其他國際主要貨幣升值。多位觀察人士強調,在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年內加息、主要新興經濟體貨幣對美元貶值背景下,人民幣保持堅挺並非市場化表現。在此背景下,人民幣中間價報價調整的舉措有利於減少扭曲,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向市場均衡匯率趨近。「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波動是正常的,不僅是中間價市場化程度提高的體現,也是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決定性作用的反映。」人行發言人說。
對此,中國社科院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表示,「貶值只是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今後匯率形成機制會有大變化。」
對於人行最近舉動,美國FTN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洛指出,在完善中間價形成機制同時適當修正估值,並且這種估值是由市場決定的,做法無可厚非。此次貶值是匯率機制調整的一部分,體現了中國致力於市場化改革的努力。
官媒:不會引起新輪貨幣戰
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曾於日前宣稱,新一輪貨幣戰可能因人民幣貶值而引爆。對此,新華網英文版昨發表題為「人民幣貶值不代表貨幣戰爭」的評論員文章進行駁斥,稱人民幣貶值不會引起貨幣戰。
文章強調,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來獲得貿易優勢的指責站不住腳,擔心中國引導貨幣戰則太過誇大,「中國的決定是為了扭轉中間價偏離市場的問題,而單次貶值不代表人民幣將會轉而長期走貶」。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並不簡單等同於貨幣貶值,也不意味著人民幣的貶值趨勢,中國經濟仍需要時間來穩定。
文章亦指,人行在人民幣中間價設定上給了市場更多的決定權,這一決定已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稱讚。國外對「中國打響貨幣戰」的擔心純屬杞人憂天。
IMF歡迎人幣匯價新機制
昨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調整發表聲明稱,人民幣中間價新機制是受歡迎的舉措,已經宣布的調整對貨幣籃子沒有直接影響,市場決定的匯率有助於SDR運作。
市場決定匯率有助SDR運作
IMF表示,人民幣中間價新機制將允許市場發揮更大作用,「我們相信,中國可以而且應當致力於在兩三年內實現自由浮動匯率。」
上周,IMF發布有關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條件的報告。該報告稱,人民幣自2010年以來在國際使用中取得「顯著進步」,但同時表示,如果將人民幣納入SDR,操作問題必須得到解決,人民幣納入SDR的評估「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IMF還提議,無論人民幣是否納入SDR,IMF評估報告建議將現有貨幣「籃子」延期9個月至2016年9月30日,「假設人民幣加入,這一決定將在今年11月或12月宣布,那麼SDR用戶也需要至少6至9個月來調整。」
法國興業銀行也於近日表示,在IMF明年秋季作出決定時,人民幣有70%的機率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高於4月份報告中預測的50%。
亞幣齊跌越南盾盯人幣
記者韓濠昕報道:受人民幣調整中間價新機制影響,亞洲各經濟體貨幣大受波動。過去一周,以新加坡元貶值幅度最大,一周兌美元劇貶3.7%,下跌到5年來最低點;印尼盾貶3%,俄羅斯盧布貶2.57%,馬來西亞令吉亦貶2%。越南盾亦曾一度大貶,其後越央行出招令匯價回穩。
越南央行昨發聲明稱,擴大越南盾交易價浮動區間,由原先上下1%放寬為2%。越央行稱,人民幣貶值對越南經濟有負面影響,越南實施浮動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與中國類似。採用浮動盯住制度,會將本國貨幣盯住關鍵貨幣,同時允許匯率在一定範圍內浮動。
亞洲各經濟體中,韓國、臺灣、新加坡與中國內地進出口貿易最多,外界認為其幣值最易受到人民幣貶值影響。不過,新臺幣和韓圜在過去一周兌美元,只分別輕微貶值1.1%和0.5%,貶值壓力不算太明顯。
美謹慎回應:繼續密切關注
人民幣是輪貶值引來國際關注。美國財政部一位官員昨日表示,現在判斷中國人民幣貶值的影響「為時過早」,美國將繼續密切關注中國外匯機制的調整會如何實施。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說,美財長雅各布·盧一貫表示,美國繼續敦促中國推進金融改革,提高匯率靈活性,讓匯率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美方已看到中方取得的進展,包括在最近一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方承諾推動匯率更多由市場決定,限制外匯幹預,增加匯率政策透明度等,但中國仍需繼續推進改革,取得更多進展。他說,中方已表示新舉措是朝著匯率更加市場化邁出的一步,美方將繼續監測中方將如何落實這些舉措,繼續敦促中國推進改革步伐,包括採取額外措施推進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
中美匯率操縱爭議或再起
距中美兩國領導人舉行峰會還有幾周,中國政府推動人民幣貶值,這可能使原本淡化的人民幣問題再度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膠著點。
中國人行表示,人民幣貶值是朝匯率市場化方向邁出的又一步。但華爾街日報引述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VictorShih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人民幣連續數天大幅下跌怎麼辦?
該報指出,跟其他經濟體的央行一樣,人行也有辦法進行幹預,其中包括賣出美元以支撐人民幣。美國多年來一直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從而讓中國出口商獲得不公平優勢。奧巴馬政府稱人民幣被大幅低估。近年來,有關人民幣被低估的聲音漸漸平息,因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已升值約30%。這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5月份宣布人民幣不再被低估。
但中國本周二的行動可能會讓美國批評者在2016年大選前有更多口實。事實上,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已表示,人民幣貶值將對美國造成「嚴重傷害」,「他們正在摧毀我們」。他說,「他們持續讓貨幣貶值,直到他們滿意為止。他們讓人民幣劇貶,這會對我們造成嚴重傷害。」
華爾街:不應過度反應
本次人幣匯率調整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少華爾街人士表示,國際市場不應對此過度反應:一方面,由於近期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明顯,導致中國出口形勢遜於預期,因此出於穩定外貿考慮,讓一直堅挺的人民幣適當貶值無可厚非;另一方面,此次調整有利於提高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是中國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步驟。
美國FTN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洛認為,2010年以來,在全球其他貨幣對美元普遍貶值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反而升值了10%,人民幣或許應被稱為全球最堅挺貨幣。他認為,人民幣匯率適當修正估值「是無可指責的」。
高盛:貶值是為應對美加息
高盛首席外匯策略師羅賓·布魯克斯則表示,人民幣貶值是為了應對美聯儲加息以及此後美元的進一步走強。他說,「在美聯儲升息前,中國決策者們希望提前掌握一定的靈活餘地,這種做法不無道理,尤其是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近數月幾乎沒有大波動的情況下。」
布魯克斯指,今年1月,因預期歐洲央行將採取量化寬鬆措施,瑞士取消了對瑞士法郎兌換歐元的匯率限制。雖然人民幣匯率調整這一舉動與之類似,但他認為人行並未打算顯著貶低人民幣。